回环三百里,行尽力都穷。
巴丘左移右,章华西转东。
江声摇斗柄,秋色弥葭丛。
群木立波上,芙蕖披月中。
镜湖应足比,剡溪那可同。
世将非识事,孤啸聊延风。
回环三百里,行尽力都穷。
巴丘左移右,章华西转东。
江声摇斗柄,秋色弥葭丛。
群木立波上,芙蕖披月中。
镜湖应足比,剡溪那可同。
世将非识事,孤啸聊延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描绘了他在战乱中辗转流离的生活。诗中以湖光月色和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回环三百里,行尽力都穷",写出了道路漫长且曲折,诗人疲惫不堪;"巴丘左移右,章华西转东",运用方位变化,暗示了行程的艰难和方向不定。"江声摇斗柄,秋色弥葭丛",通过江水声和秋色,渲染出寂寥的氛围,斗柄摇动,象征时光流逝。
"群木立波上,芙蕖披月中",描绘了夜晚湖面的静谧景象,荷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幽。"镜湖应足比,剡溪那可同",将眼前的镜湖与记忆中的剡溪相比较,表达了对往昔宁静生活的怀念。
最后两句"世将非识事,孤啸聊延风",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无奈,只能借孤独的长啸来排遣心中的愁绪,让风带走自己的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又略带哀愁的心境。
君马黄,我马苍,二马色异德俱良。
一马出自渥洼水,一马来自天氐房。
一日千里未足云,刷燕抹越看寻常。
吁嗟世上无孙阳,二马荣辱成乖张。
一马驾君车,和鸾听锵锵。
右徵角兮左宫商,龙舆之前荷宠光。
又时立仗食三品料饱肚肠。
一马服盐车,峻阪高太行。
汗血流珠首不昂,鞭策随之情可伤。
又时还厩中,伏枥刍秣荒。
人生遭遇亦如此,聊为一歌君马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