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萧萧出海邦,轻裘缓带碧油幢。
望悬合浦人千里,歌彻骊驹笛一腔。
方岳诸侯谁是长,文章国士已无双。
凭君保障消残垒,不必谈兵筑受降。
匹马萧萧出海邦,轻裘缓带碧油幢。
望悬合浦人千里,歌彻骊驹笛一腔。
方岳诸侯谁是长,文章国士已无双。
凭君保障消残垒,不必谈兵筑受降。
这首明代陈堂所作的《送袁大参之任海北》诗,以豪迈之气,描绘了主人公袁大参即将赴任海北的情景。首联“匹马萧萧出海邦,轻裘缓带碧油幢”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袁大参独自一人,身着轻裘,手持碧油幢,英姿飒爽地离开海邦的画面,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颔联“望悬合浦人千里,歌彻骊驹笛一腔”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合浦,这里借指海北之地,千里之遥,表达了对远方的牵挂与不舍;“歌彻骊驹笛一腔”,以骊驹(古代一种马)的笛声贯穿整个离别场景,既有离愁别绪的哀婉,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颈联“方岳诸侯谁是长,文章国士已无双”则表达了对袁大参才能的赞誉。方岳诸侯,指的是地方的高官,此处暗含对袁大参能力的肯定;“文章国士已无双”则是对其文学才华的高度评价,意为在文坛上无人能及。
尾联“凭君保障消残垒,不必谈兵筑受降”则是对袁大参此行的期许与鼓励。希望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消除边疆的残余威胁,维护和平,同时也暗示了对军事手段的谨慎态度,提倡以智取胜,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情的抒发,既展现了主人公袁大参的英雄气概,又体现了诗人对其才能和使命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迢迢南海水,波浪无晨暮。
一苇万里航,逢彼蛟鳄怒。
良人竟漂溺,浩荡随烟雾。
海水无时枯,妾恨何由诉。
担将沃焦石,去筑良人墓。
之死弗二天,秉节金石固。
茕茕膝下雏,爱惜如宝璐。
尘凝玉镜台,肯怨芳年度。
床前明月光,照妾见情愫。
儿大羽翼成,岂不怀乳哺。
春晖照高堂,丛萱湛晨露。
母兮喜及养,母也增哀慕。
金坚金可镕,松坚松可蠹。
贞哉陈母节,永言垂竹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