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沿江碧玉流,读书人住几春秋。
尘埃青竹阴连栋,风雨黄茅冷盖头。
一榻蠹鱼今槁死,千年别鹤旧经游。
吾方晓夜遥山梦,世事从今祇钓舟。
坐上沿江碧玉流,读书人住几春秋。
尘埃青竹阴连栋,风雨黄茅冷盖头。
一榻蠹鱼今槁死,千年别鹤旧经游。
吾方晓夜遥山梦,世事从今祇钓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在江边的读书台上的生活与心境。首句“坐上沿江碧玉流”,以碧玉般的江水象征清澈而深邃的知识海洋,暗示读书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接着,“读书人住几春秋”表达了读书人长时间的求学与思考,岁月如流,四季更迭。
“尘埃青竹阴连栋”描绘了读书台周围环境的清幽,青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竹影斑驳,与远处的建筑相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风雨黄茅冷盖头”则通过风雨中的黄茅草,暗示了读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艰难与挑战,但即使在逆境中,读书人依然坚持不辍。
“一榻蠹鱼今槁死”一句,以蠹鱼比喻那些曾经沉迷于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的人,如今已枯萎凋零,反衬出读书人对知识的执着与坚守。“千年别鹤旧经游”则通过传说中的仙鹤,象征着读书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吾方晓夜遥山梦,世事从今祇钓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决心,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而今的世界对他而言,仿佛只有钓鱼的小舟,意味着他将更加专注于内心的探索与知识的追求,不再被世俗所累。整首诗通过对读书台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读书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知识的无限热爱。
小雨初收,疏烟笼柳,西风萧瑟闲庭。
渐枫林霜染,梧叶纷纭。
芳草瑶阶重叠、东篱菊色遍黄金。
恨此日,家乡客邸,两地登临。伤心。
吴江越岭,叹愁云杳隔,魂梦难寻。
纵有回文字,鱼雁无凭。
说甚萸囊菊液,终难解、别恨离情。
空凝睇,云山苕递,枉自魂惊。
夕阳欲下层峦去,柴门隔林深闭。
远水平帆,残钟落树,万叠青山帘底。愁云乱起。
正归鸟寒边,瘦筇斜倚。
如线青天,濛濛松条坠晴翠。当时素禽已远。
画阑红一角,都没荆杞。
龛雨敲灯,幡花瘦露,人影一蒲团地。
先生去矣、剩丹灶荒寒,晚烟堆里。
一枕潺湲,冷泉流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