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邢州道上大风》
《邢州道上大风》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南风捲地昏,拗折道傍树。

吹面如有痕,欲拔髭须去。

此地足黄沙,易作风神怒。

冈陵忽变迁,老马不知路。

日暮憩邮亭,颜面都非故。

盆水贮渗泥,双眼出烟雾。

诘旦过沙河,未至心见怖。

何事太行山,酣沉了不寤。

岂无一掬波,浣此秋空污。

梦中排九阍,芒履沾云絮。

投箠击眠龙,惊起如飞骛。

(0)
鉴赏

这首《邢州道上大风》描绘了一幅在邢州道上遭遇强烈大风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震撼。

首句“南风捲地昏”,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展现大风的来临,风力之强足以将地面卷起一片昏暗,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接着,“拗折道傍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大风的威力,连路边的树木都无法幸免于难,被拗折,进一步强化了风势的猛烈。

“吹面如有痕,欲拔髭须去”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大风的触感比作是能留下痕迹,甚至想要拔掉人的胡须,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力度和侵袭性。

“此地足黄沙,易作风神怒”则点明了地点特征——黄沙之地,这样的环境更容易引发大风的暴怒,暗示了风势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力。

“冈陵忽变迁,老马不知路”通过老马迷失方向的细节,侧面反映了大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及它给旅人带来的困扰和危险。

“日暮憩邮亭,颜面都非故”描述了傍晚时分,旅人在邮亭休息的情景,此时的面容已经因风沙的侵袭而变得模糊不清,形象地表现了风的持久性和破坏力。

“盆水贮渗泥,双眼出烟雾”进一步描绘了风沙的恶劣环境,盆中的水被渗入泥沙,双眼仿佛被烟雾笼罩,难以睁开,再次强调了风沙的严重程度。

“诘旦过沙河,未至心见怖”写出了次日清晨,旅人经过沙河时内心的恐惧,即使还未到达目的地,心中已充满了不安。

“何事太行山,酣沉了不寤”表达了对太行山为何如此沉睡,不觉醒的疑问,似乎在暗示山川大地也难以抵挡这股狂风的侵袭。

“岂无一掬波,浣此秋空污”提出疑问,是否有一捧清泉可以洗净这片天空的污浊,隐含了对自然恢复平静的渴望。

“梦中排九阍,芒履沾云絮”描述了在梦中排开重重门户,穿着芒鞋沾满云絮的场景,既是对梦境的描绘,也是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投箠击眠龙,惊起如飞骛”以投棍击打沉睡的巨龙,使其惊醒如同飞鸟般迅速离去,象征着打破束缚、追求自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大风的威力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由、超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题蕺山题扇图

蕺山老媪本无知,恰值将军乘兴时。

竹扇一时光怪动,莫教低价与元规。

(0)

濉阳八景·其五湖障夕阳

溪西诸峰崒且壮,一峰秀出横屏幛。

晴川落日漾馀波,碧树红霞闪清涨。

青山咫尺常相望,旸谷万里昭回光。

谁能乘风度绝顶,空陵倒影观扶桑。

(0)

题金碧山水图

狂风捲尽夜来云,万壑千崖锦绣纹。

占日楼台平树见,吼雷春瀑入溪闻。

岂无花洞留莺语,应有芝田下鹤群。

清绝松阴二三子,不知谁是紫阳君。

(0)

首夏读康乐诗有感

改序忻幽景,夏绿荫閒轩。

慕谢阅篇翰,清心绝嚣烦。

中有帆海作,采真遂孤鶱。

既感鲁连志,亦著任公言。

明哲古所尚,用舍道俱存。

临川乃逃逸,恻怆不可论。

(0)

题成趣亭

吴氏亭台水竹间,百年幽兴满松关。

匏樽雪后移当径,石榻晴来卧看山。

昼日鸣鸡花下散,春风飞燕柳边还。

扬雄五亩城西宅,草就玄经未得閒。

(0)

长笛

长笛呜呜杨柳枝,捲帘清夜酒醒时。

光风亭外春无影,明月中天水满池。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