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鸣玉赣州知府》
《送张鸣玉赣州知府》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北阙捧恩荣,西江戒驿程。

悠悠驱五马,冉冉度双旌。

政得虔人爱,心如赣水清。

崆峒千丈碧,应勒使君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张鸣玉赣州知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即将赴任的官员张鸣玉的深情送别与美好祝愿。

首句“北阙捧恩荣”,以“北阙”象征朝廷,表达了张鸣玉在朝廷受到的恩宠与荣耀,预示着他即将踏上新的官途。接着“西江戒驿程”,点明了张鸣玉将前往西江流域的赣州任职,同时“戒驿程”也暗示了旅途的谨慎与庄重。

“悠悠驱五马,冉冉度双旌”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张鸣玉出行时的场景。五马代表了官车的豪华与尊贵,双旌则象征着官职的显赫与威严。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张鸣玉出行的气派,也蕴含了对其官途未来的期许与祝福。

“政得虔人爱,心如赣水清”进一步表达了对张鸣玉为官之道的赞赏。虔地,即赣州,这里的“虔人”既指当地百姓,也暗含对张鸣玉施政效果的肯定。而“心如赣水清”则是对张鸣玉品德的赞美,寓意其内心纯净,如同清澈的赣河水一般。

最后,“崆峒千丈碧,应勒使君名”以自然景观的壮丽来寄托对张鸣玉功绩的期待。崆峒山的碧绿与高耸,象征着张鸣玉未来成就的辉煌,同时也暗示着他的政绩将被载入史册,留下不朽的名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鸣玉赴任过程的描绘和对其品德、政绩的赞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酒品前后二十绝·其十七

池州酒酽真如油,重碧秾甘泻不流。

故人要我酒家去,野夫自爱千金裘。

(0)

沈嘉则陶一灶自随日用二斤炭可供数客至晚不竭系以诗名之曰作灶而要余嗣响

那因增灶恼行窝,杖底阳春信手过。

燕客始知燃桂易,牛山宁假负薪多。

非时解熟熊蹯火,不断能翻蟹眼波。

为问群歌白石烂,干汤尔意竟如何。

(0)

谢晋王存问

忆初赐谒铜鞮宫,玉壶长倾琥珀红。

已誇相如赋梁雪,复遣季札论唐风。

寸丹永隔天汉外,尺素忽飞江海东。

总饶缟纻敢言赠,欲报琼瑶无与同。

(0)

东明送别郜侍御子元

浊酒邮亭感慨频,知君此去有埋轮。

乾坤不尽开时色,霜雪长含至后春。

贾傅总能忧圣主,郑公元自爱良臣。

人间大有澄清地,岂必沧波问逆鳞。

(0)

问仲子归期

萧然襆被出词垣,时复持螯佐酒樽。

为问淹留沧海楫,可能供奉茂陵园。

畏途冠盖谁终老,清世渔樵也自尊。

何限吴山秋后色,好凭双屐过阊门。

(0)

答寄徐以言·其三

十载容城涕泪残,京山宰木梦仍寒。

批鳞北阙狂谁在,息翼南溟老自宽。

何地可偿明月璧,故人还拟切云冠。

风江大有波涛思,舟楫毋歌行路难。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