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转前山又见山,舟行曲曲几湾环。
停桡试问滩深浅,柁棙开头不敢闲。
才转前山又见山,舟行曲曲几湾环。
停桡试问滩深浅,柁棙开头不敢闲。
这首诗描绘了江上行舟的生动场景,充满了动态与细节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敏锐的感受力和细腻的观察力。
首句“才转前山又见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舟行于江上的动态感,仿佛读者也随着舟行,不断穿越山峦,每转过一处,又是新的山景展现眼前,营造了一种连续不断的视觉流动感。
次句“舟行曲曲几湾环”,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曲折蜿蜒,几处湾环如同画中之景,既展现了江水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行舟过程中的起伏与变化。
“停桡试问滩深浅”一句,通过一个具体的动作——“停桡”,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安全的谨慎态度,通过询问滩水的深度来确保行舟的安全。
最后一句“柁棙开头不敢闲”,形象地描绘了舵手在行舟时的专注与紧张,舵手作为船只航行的关键人物,其动作不容半点疏忽,体现了对航行安全的高度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江行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季秋弦望后,轻寒朝夕殊。
商人泣纨扇,客子梦罗襦。
忧来自难遣,况复阻川隅。
日暮愁阴合,绕树噪寒乌。
濛漠江烟上,苍茫沙屿芜。
解缆辞东越,接轴骛西徂。
悬帆似驰骥,飞棹若惊凫。
言归游侠窟,方从冠盖衢。
大哉乾元,万品资生。陶育五常,惟浊惟清。
猗欤君子,诞禀纯精。行归于周,忠笃允诚。
允诚伊何,拔群出俗。恒若不修,抱此素朴。
履谦居冲,恒若不足。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倬彼云汉,于章于天。九五翻飞,利见大人。
大人有命,是牧是招。时行则行,遂升东朝。
东朝光光,天同其曜。匪徒一台,天同其照。
其照尔德,又简尔才。将登三事,百揆是厘。
据仁为本,仗义为舆。经纬三坟,错综众书。
斟酌圣奥,与道卷舒。靡靡陆生,帝度其心。
静恭夙夜,莫其德音。德音既莫,其美弥深。
为物之主,为士之林。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荡荡荆土,子其康之。风俗未敦,子其臧之。
群彦未叙,子其纲之。忝荣剖符,悠悠在兹。
羔裘豹祛,有愧不能。乃眷我顾,爰贻休诗。
嘉睹嘉藻,以为清规。敢铭妙言,终始永思。
《答陆士衡诗》【魏晋·夏靖】大哉乾元,万品资生。陶育五常,惟浊惟清。猗欤君子,诞禀纯精。行归于周,忠笃允诚。允诚伊何,拔群出俗。恒若不修,抱此素朴。履谦居冲,恒若不足。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倬彼云汉,于章于天。九五翻飞,利见大人。大人有命,是牧是招。时行则行,遂升东朝。东朝光光,天同其曜。匪徒一台,天同其照。其照尔德,又简尔才。将登三事,百揆是厘。据仁为本,仗义为舆。经纬三坟,错综众书。斟酌圣奥,与道卷舒。靡靡陆生,帝度其心。静恭夙夜,莫其德音。德音既莫,其美弥深。为物之主,为士之林。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荡荡荆土,子其康之。风俗未敦,子其臧之。群彦未叙,子其纲之。忝荣剖符,悠悠在兹。羔裘豹祛,有愧不能。乃眷我顾,爰贻休诗。嘉睹嘉藻,以为清规。敢铭妙言,终始永思。
https://shici.929r.com/shici/QIWEz7PZT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