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枝怜四鸟,析羽在兹辰。
埋玉开前兆,探镮验后身。
奠刍南国士,留树越乡人。
无复池塘梦,空馀芳草春。
同枝怜四鸟,析羽在兹辰。
埋玉开前兆,探镮验后身。
奠刍南国士,留树越乡人。
无复池塘梦,空馀芳草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哭子安兄四首》中的第三首,以哀悼去世的兄弟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之情。
首句“同枝怜四鸟”,以“同枝”象征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四鸟”则暗示了兄弟四人,表达了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怀念。接着“析羽在兹辰”,“析羽”可能是指分割羽毛,这里可能寓指兄弟离散或逝去,而“兹辰”则是特定的时间点,强调了这一事件的发生时刻。
“埋玉开前兆”,“埋玉”可能象征着兄弟的去世,如同珍贵的玉石被埋入地下,而“开前兆”则暗示了死亡之前的一些预兆或迹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兄弟去世的预感和哀伤。
“探镮验后身”,“探镮”可能指的是寻找或验证某种标志,这里可能是在寻找或确认兄弟去世后的痕迹或证据,表达了诗人对于兄弟离去的确认和内心的挣扎。
“奠刍南国士,留树越乡人”,“奠刍”可能是指为逝者举行祭祀仪式,这里的“南国士”可能指的是南方的士人或文化人士,暗示了兄弟在南方的影响力或地位。“留树”则可能象征着在兄弟生前种下的树木,现在成为了纪念他的标志,而“越乡人”则可能是指家乡的人们,表达了兄弟对家乡的影响和怀念。
“无复池塘梦,空馀芳草春”,“池塘梦”可能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比喻美好的梦境或回忆,而“无复”则表达了失去兄弟后,这些美好回忆不再存在的现实。“空馀芳草春”则可能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景象,但因为兄弟的离去,这些景象变得空洞无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象征和隐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去世兄弟的哀悼和怀念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挣扎。
□声短棹,柳色长条,无花但觉风香。
万境天开,逸兴纵我清狂。
白鸥更闲似我,趁平芜、飞过斜阳。
重叹息,却如何不□,梦里黄粱。
一自三高非旧,把诗囊酒具,千古凄凉。
近日烟波,乐事尽逐渔忙。
山横洞庭夜月,似潇湘、不似潇湘。
归未得,数清游、多在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