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蓬梗身,居灶无黔突。
道路行难尽,山水看来熟。
回首望白云,老泪空盈目。
闽关告在迩,日远黄茅屋。
母衰难就养,子幼未抚育。
浩然天壤间,何以慰幽独。
乾坤会清宁,奇材秉钧轴。
于焉返衡门,归耕乃吾福。
嗟予蓬梗身,居灶无黔突。
道路行难尽,山水看来熟。
回首望白云,老泪空盈目。
闽关告在迩,日远黄茅屋。
母衰难就养,子幼未抚育。
浩然天壤间,何以慰幽独。
乾坤会清宁,奇材秉钧轴。
于焉返衡门,归耕乃吾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钝的《写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忧虑。
首句“嗟予蓬梗身,居灶无黔突”,诗人自比为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感叹家中烟火不旺,生活困顿。接着“道路行难尽,山水看来熟”两句,描述了诗人行走的艰难和对沿途风景的熟悉,暗含着对人生旅途的疲惫与厌倦。
“回首望白云,老泪空盈目”描绘了诗人回望过去,心中充满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老泪纵横,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闽关告在迩,日远黄茅屋”两句,诗人预感到离家越来越远,心中更加思念那熟悉的黄茅屋,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母衰难就养,子幼未抚育”点出了诗人作为子女和父亲的责任感,面对年迈的母亲无法照顾,年幼的孩子尚未抚养,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无奈。最后“浩然天壤间,何以慰幽独”表达了诗人身处广阔天地之间,却难以找到心灵的慰藉,流露出孤独与苦闷的情绪。
“乾坤会清宁,奇材秉钧轴”两句,诗人寄希望于未来,期待天下太平,杰出人才能掌握国家命运,带来安定和谐的局面。最后“于焉返衡门,归耕乃吾福”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过上田园牧歌式的简单生活,认为这便是他的幸福所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家庭、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玉立湘西第一州,丹梯小为岳云留。
东风城郭人行乐,春日旌旗公出游。
便趁绨香摩碧汉,莫嫌绣影涴清流。
两君相见衣冠好,记取儿孙好话头。
方共衡云把酒杯,春风吹向郁孤台。
雁将回处惊帆落,花未开时怯笛催。
别草可堪游子去,寄梅应为故人来。
临行笑觅凝香谱,十驾那追逸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