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红衣.永定门秋望》
《惜红衣.永定门秋望》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惜红衣

过眼云孤,寻秋地窄,凤城今夕。

岸苇无情,盈颠为谁白。

荒坛废宇,斜照外、神鸦颜色犹昔。

灯火几家,矗高楼西北。尘香九陌。

如梦笙歌,春深旧京国。兰台再试,赋笔惘然忆。

谱入水风残调,一片鼓笳声急。

算燕鸿来去,乔木百年能识。

(0)
鉴赏

此诗《惜红衣·永定门秋望》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秋夜京城的景象,充满了深沉与怀旧的情感。

首句“过眼云孤”,以孤云喻人世间的短暂与无常,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寻秋地窄”则点明了秋天的季节特征,同时也暗示了空间的局促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情绪。

“岸苇无情,盈颠为谁白”两句,通过描写岸边芦苇的无情与秋天芦花的洁白,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哀愁。芦苇的“无情”与芦花的“白”形成鲜明对比,寓含着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深刻寓意。

“荒坛废宇,斜照外、神鸦颜色犹昔”描绘了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夕阳下的废墟与神鸦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灯火几家,矗高楼西北”则转而描绘了城市中的一抹温暖,灯火与高楼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现代都市的繁华,又蕴含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的思考。

“尘香九陌。如梦笙歌,春深旧京国”将目光转向京城的街道,以“尘香”形容街道上的气息,仿佛是春天的气息依然留存,而“如梦笙歌”则描绘了昔日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兰台再试,赋笔惘然忆”中的“兰台”可能指代文人雅士聚会之地,诗人再次尝试写作,却感到茫然与回忆,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对过往文人生活的怀念。

“谱入水风残调,一片鼓笳声急”则以音乐和鼓笳声作为结尾,将情感推向高潮,水风残调与急促的鼓笳声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秋夜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算燕鸿来去,乔木百年能识”以燕子与乔木的形象收尾,燕子的迁徙与乔木的长久存在,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社会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夜京城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十三澳诗

屹立洪涛镇海门,星分棋布壮声援。

雷鸣百里风云会,豹变重溟雨露屯。

港仔行春车驾犊,旗头击楫浪腾鲲。

苍茫极目浮天水,缥渺蓬壶粒米痕。

(0)

苏澳连舶

烂贱鱼虾市,喧阗䑩客船。

晴明占海熟,丰稔看樯连。

帆影惊涛外,潮声落照边。

黄昏灯火盛,水面聚人烟。

(0)

八景诗

岿然北镇瞰医闾,地轴回旋黍谷初。

青女按时捐玉佩,藐姑终岁曳琼琚。

色寒远映玉山树,澌化清流淡水渠。

炎瘴迩来消洗尽,好乘和会奠民居。

(0)

九日登高

楚云回首旧江乡,风景依稀记昔狂。

绿水青山茅屋外,翠禽红树板桥旁。

芒鞋踏径苔痕密,竹叶衔杯酒气香。

联襼弟兄亲友伴,超然尘壒胜名场。

(0)

遣悲怀·其一

孤枕凄凉夜,空房坐到明。

刚柔知我性,委曲体人情。

后会期来世,佳期尽此生。

鼓盆难作达,肠断绕床行。

(0)

赤嵌夕照得阳字五言六韵

赤嵌城临水,千年照夕阳。

馀辉流海国,斜影上台隍。

环顾皆昭烛,遥瞻似渺茫。

归帆依岛屿,短笛起沧浪。

到处丹霞丽,无边紫气扬。

东宁饶胜景,览古仰清光。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