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董彦速游仙岩》
《送董彦速游仙岩》全文
宋 / 谢薖   形式: 古风

吾闻天竺峰,耸若在天上。

峰前溪万仞,激石吼寒浪。

堂中老比丘,碧眼照林莽。

徜徉君屡游,局趣我思往。

此行何所求,岂欲除二障。

闻呼试回头,未可踏折杖。

茅檐燕寂地,山气日夜爽。

不斩凌霄藤,君归藤自长。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名为《送董彦速游仙岩》。诗中描绘了对天竺峰的向往与想象,以及对友人董彦速即将前往仙岩游玩的送别之情。

首句“吾闻天竺峰,耸若在天上。”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天竺峰的高耸入云,仿佛触手可及天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峰前溪万仞,激石吼寒浪。”通过描写山峰前溪流的壮丽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壮阔,同时“吼”字生动地描绘了水流冲击岩石时发出的轰鸣声,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堂中老比丘,碧眼照林莽。”转而描绘了一位居住在山中寺庙的老僧人,其碧绿的眼睛在茂密的树林中显得格外明亮,既表现了僧人的超然物外之态,也暗示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接下来,“徜徉君屡游,局趣我思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多次游历山中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一同前往的心愿。

“此行何所求,岂欲除二障。”诗人在此提出了疑问,友人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否仅仅是为了摆脱尘世的烦恼与束缚?这一问引人深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思考。

“闻呼试回头,未可踏折杖。”诗人劝告友人在旅途中要谨慎小心,即使听到呼唤也要先确保安全,不可贸然行动。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人生旅途上安全与谨慎的提醒。

最后,“茅檐燕寂地,山气日夜爽。不斩凌霄藤,君归藤自长。”描绘了山中宁静的景象,茅屋旁燕子寂静栖息,山间空气清新,日夜皆宜。诗人希望友人不要轻易破坏自然界的和谐,如不砍伐那些攀附高处的藤蔓,等到友人归来时,这些藤蔓依然会继续生长,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人出游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谢薖

谢薖
朝代:宋   字:幼盘   号:竹友居士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生辰:1074~1116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猜你喜欢

宿江口舟中见月·其二

舟行帆飞驶,夜泊桡暂停。

月出湖水白,云开野山青。

沙平集下鹭,风回约流萤。

迢迢乡心切,渔笛声难听。

(0)

杂咏八首·其四

夜眠枕冷衾冷,晓起风多雨多。

墙外槐阴泛绿,方知节近清和。

(0)

中秋次韵二首·其二

皎皎丰姿玉就磨,娟娟秋水好怀多。

客边清事应如昨,囊里新诗复几何。

习静漫成蝴蝶梦,等閒犹忆扊扅歌。

床头剩有樽中绿,醉饮鲸翻沧海波。

(0)

用同字韵奉方外交洽南洲

每羡瞿昙旧法宗,孤高不与世人同。

降魔神力归禅定,破钝钤槌属钜公。

杖锡影摇沧海月,袈裟香度少林风。

几年暂尔酬缘业,却笑浮生类转蓬。

(0)

追和耻庵诗韵

寸心长拟与天游,岂料无才齿系囚。

千里亲庭劳梦寐,故山先陇长松楸。

喜逢阮籍能青眼,自笑冯唐尚黑头。

何日共沾新雨露,佩环依旧步瀛洲。

(0)

梦同僚诸阁老

倏忽三年别,今宵梦里逢。

相看情缱绻,慰问语从容。

岂谓云泥隔,犹怜道义同。

觉来挥泪眼,灯烬落残红。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