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笛吹何处,临风促落梅。
虹桥人不见,华表鹤初回。
九转留仙蜕,千秋辨劫灰。
当年刘阮辈,曾否到天台。
铁笛吹何处,临风促落梅。
虹桥人不见,华表鹤初回。
九转留仙蜕,千秋辨劫灰。
当年刘阮辈,曾否到天台。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武霞纪游(其五)》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铁笛吹何处”以奇特的乐器起笔,暗示了游者在山间或仙境中悠扬的乐声,引发遐想。接着,“临风促落梅”描绘了冬日梅花在风中飘落的场景,既点明时令又增添了凄美之感。
“虹桥人不见”中的“虹桥”可能是象征仙境的桥梁,游者似乎在寻找消失的人影,流露出一种空寂和追寻的意境。“华表鹤初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秘氛围,华表是古老的标志,鹤的归来则寓意着超凡或时光的流转。
“九转留仙蜕,千秋辨劫灰”两句运用道教神话,表达岁月流转、世事变迁之意,以及对仙道长生的向往。“九转”指修炼成仙的过程,“劫灰”则暗示世间沧桑。诗人借此寓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最后,“当年刘阮辈,曾否到天台”借典故,提及传说中的刘阮二仙,他们在天台山的神话故事,诗人借此询问历史上是否真有人能抵达这样的仙境,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时间与仙道的哲理探索。
荒滨鹘立夕啼鹕,春行缘岸竹木枯。
黄蒿破屋走白狐,东至信州西鄱湖。
男儿输粟妇刈刍,问谁为此军前须。
去年冰雪十丈馀,凋瘁至今犹未苏。
姚源带甲巳数万,岩淤莫展金仆姑。
近闻杀官兵复此,道路諠传真有无。
安能飞刀取贼颅,貂裘白马还京都。
赦者小人幸,臣诚小人侪。
匪图轩盖荣,山海有奇怀。
礼法无复拘,评者靡我排。
思夙慕华贵,振鞅登要逵。
烜赫岂不快,寤寐忧所乖。
识几既不早,今恋非鄙哉。
乘桴越洋涛,采兰及春滋。
于焉可佳容,庞叟心所期。
闲游北城隅,俯视清江郭。
洪川带名都,形势自相错。
楼观蔼郁郁,街巷纷以漠。
北城良巳高,况陟城上阁。
轻裳拂倒景,飞槛聆天乐。
夕山一何苍,夏潦弥井络。
冲风激回流,玄云骇难泊。
暗观逝者危,遂悟居者乐。
慷慨亮易感,扪心果谁恶。
夷险非我为,弹剑且尽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