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邻居共疑纱,裁云咏絮斗芳华。
香沾绣帙同分线,春暖妆台互送花。
漫说罗敷原有婿,可怜蔡琰竟无家。
于今辫发垂双耳,紫塞斜阳泣暮笳。
曾向邻居共疑纱,裁云咏絮斗芳华。
香沾绣帙同分线,春暖妆台互送花。
漫说罗敷原有婿,可怜蔡琰竟无家。
于今辫发垂双耳,紫塞斜阳泣暮笳。
这首清代王慧的《邻女幼归儒家因婿无籍沦于塞下闻而有感》描绘了一幅凄婉的社会画卷。首联“曾向邻居共疑纱,裁云咏絮斗芳华”回忆了邻家少女昔日的活泼与才情,如同云锦裁剪,诗词争艳,青春洋溢。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未持久,颔联“香沾绣帙同分线,春暖妆台互送花”暗示了她们命运的转变,如同绣品上的香气和线头,共同编织生活的希望,又如妆台上花朵的交换,象征着友情的深厚。
颈联“漫说罗敷原有婿,可怜蔡琰竟无家”引用典故,罗敷虽有佳偶,但此女却因未婚夫身份不明而流落塞外,蔡琰则直接沦落异乡,无家可归,表达了对这些无辜女子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尾联“于今辫发垂双耳,紫塞斜阳泣暮笳”描绘了眼前景象,女子们被迫剪去传统发饰,长辫垂肩,身处边塞,夕阳西下,晚笳声中充满了哀愁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对她们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烟雨千峰拥髻鬟,忽看青嶂白云间。
卷藏破墨营丘笔,却展将军著色山。
昭陵玉函出人间,开平经今四百年。
永和远距贞观先,俯仰陈迹俱可怜。
古人学书如学仙,笔锋谁入玄之玄。
水晶宫里佳公子,风流翰墨皆天然。
我评逸少非真逸,史载深谋并绝识。
独留茧纸博千金,似是艺成能掩德。
名士由来赝逼真,书空咄咄彼何人。
遗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万古春。
山上有佳木,春风抽新萌。
勿纵羊与斧,条叶随敷荣。
山下有流泉,涓涓滴深清。
勿投泥与沙,支派任纵横。
物尔人亦然,习与性俱成。
位可望贤圣,教乃始孩婴。
五典叙千古,一编粹群英。
属辞不厌巧,立义不厌精。
金玉二三子,源委诸老生。
寒灯读未竟,眵眼开双明。
惜哉书晚出,会使世盛行。
价知贵洛纸,报愧乏齐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