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佳木,春风抽新萌。
勿纵羊与斧,条叶随敷荣。
山下有流泉,涓涓滴深清。
勿投泥与沙,支派任纵横。
物尔人亦然,习与性俱成。
位可望贤圣,教乃始孩婴。
五典叙千古,一编粹群英。
属辞不厌巧,立义不厌精。
金玉二三子,源委诸老生。
寒灯读未竟,眵眼开双明。
惜哉书晚出,会使世盛行。
价知贵洛纸,报愧乏齐琼。
山上有佳木,春风抽新萌。
勿纵羊与斧,条叶随敷荣。
山下有流泉,涓涓滴深清。
勿投泥与沙,支派任纵横。
物尔人亦然,习与性俱成。
位可望贤圣,教乃始孩婴。
五典叙千古,一编粹群英。
属辞不厌巧,立义不厌精。
金玉二三子,源委诸老生。
寒灯读未竟,眵眼开双明。
惜哉书晚出,会使世盛行。
价知贵洛纸,报愧乏齐琼。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谢詹中美惠五典毓蒙书》,通过对山上树木和山下泉水的描绘,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教育和知识传承的深刻见解。首四句以树木在春风中抽枝发新芽,比喻教育应适时引导,不可过度干预,让个体自然发展。接下来的泉水比喻教育的清澈源泉,暗示教育应保持纯净,不受杂质影响。
诗中“物尔人亦然”进一步强调万物皆有其生长规律,人的成长也是如此,教育应当顺应天性,从孩童时期开始启蒙。"五典叙千古,一编粹群英"赞美经典的深远影响和汇集众人的智慧,体现了对经典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珍视。"属辞不厌巧,立义不厌精"赞扬了作者和前辈们的文字技巧和深思熟虑的立意。
最后两句"寒灯读未竟,眵眼开双明",通过深夜苦读的形象,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书籍晚出的遗憾,认为如果早些流传,将更受世人欢迎。"价知贵洛纸,报愧乏齐琼"则表达了对书籍价值的认识,虽然自己无法以珍贵的礼物相赠,但心怀感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寓言教育之道,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教育和知识传播的敬重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