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来何处,秋风暗与期。
苦吟人不解,多恨尔如知。
独枕难安夜,寒衣欲及时。
凌晨揽清镜,一半巳成丝。
促织来何处,秋风暗与期。
苦吟人不解,多恨尔如知。
独枕难安夜,寒衣欲及时。
凌晨揽清镜,一半巳成丝。
这首诗《促织》由金代诗人周昂所作,通过对促织这一昆虫的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寂寥与哀愁。
首句“促织来何处,秋风暗与期”,以问句形式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场景中。促织,即蟋蟀,是秋天常见的昆虫,它们在秋风的陪伴下悄然出现,仿佛与秋风有着某种约定。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接着,“苦吟人不解,多恨尔如知”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向对促织的观察者——“苦吟人”。这里的“苦吟人”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或是所有在秋天里感受孤独与忧愁的人们。他们或许无法理解促织为何而歌,为何而愁,但促织的歌声和愁绪似乎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命中难以言说情感的理解与共情。
“独枕难安夜,寒衣欲及时”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处、思绪万千的画面。在寒冷的夜晚,诗人或他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温暖的渴望。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凌晨揽清镜,一半已成丝”以清晨为背景,通过镜子中的形象变化,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容颜逐渐老去,犹如镜中的一半已成丝线,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接受。
综上所述,《促织》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日的凄美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龙盘往昔名钟山,云起从龙意自闲。
肤寸须臾成戴帽,坐看膏雨满人间。
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
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
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呼儿开棘扉,扫榻坐茅庑。
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
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
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
案头羲皇经,编绝几见补。
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
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
形骸非我有,冠带尚谁取。
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
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
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
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却念人世间,纷纷何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