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钟河岳,芳声蔼搢绅。
民歌清白吏,国重老成人。
素蕴嗟方展,清标怅永沦。
寒飔吹画翣,行道共沾巾。
正气钟河岳,芳声蔼搢绅。
民歌清白吏,国重老成人。
素蕴嗟方展,清标怅永沦。
寒飔吹画翣,行道共沾巾。
这首挽诗《挽大理卿王公宇(其一)》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通过对王公宇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首句“正气钟河岳”,以“河岳”象征大地的雄浑与壮阔,暗喻王公宇人格的崇高与正直,如同山川之气凝聚于一身,展现出其内在的正气与力量。
“芳声蔼搢绅”则赞美了王公宇在士大夫阶层中享有盛誉,其美好的名声如同芳香弥漫,让所有士人皆感敬仰。
“民歌清白吏,国重老成人”两句,直接赞扬了王公宇作为清官的典范,深受百姓爱戴;同时,他作为国家的栋梁,年高德劭,对国家有着重要的贡献。
“素蕴嗟方展,清标怅永沦”表达了对王公宇才华与品德尚未完全展现就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对其遗风永存的期待。
最后,“寒飔吹画翣,行道共沾巾”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哀伤氛围,寒风中飘扬的灵幡,众人含泪送别,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王公宇高尚人格的颂扬与对他的离世的哀痛,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楷模的崇敬与缅怀。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书生。
君非异人何能尔,吏事不废心转清。
牒纷案聚判笔走,庭空吏散诗句成。
尝闻欧公居夷陵,日讨故牍翻研精。
金陵宰鄞政习礼,天津客已愁鹃鸣。
怀哉尹君志古道,请把此案为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