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写愤四首·其一》
《写愤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天命尚属汉,大夫空美新。

三宫犹万里,一念只孤臣。

泪尽眼中血,心狂梦里身。

勿云今已矣,举首即苍旻。

(0)
鉴赏

这首诗《写愤四首(其一)》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郑思肖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愤慨之情。

首句“天命尚属汉”,点明了诗人对汉朝天命的期待与向往,暗示了对当时政权更迭的不满。接着“大夫空美新”一句,通过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新政权的不屑与失望,认为其徒有虚名而无实质性的改变。

“三宫犹万里,一念只孤臣”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皇宫与遥远的距离相联系,强调了皇帝与臣民之间的隔阂,同时也突出了诗人作为“孤臣”的孤独与无奈。诗人身处异族统治之下,却仍怀有忠君之心,这种矛盾的情感跃然纸上。

“泪尽眼中血,心狂梦里身”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泪水不仅流尽了眼眶,甚至化为了血液,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激烈与深沉。在梦中,他的心灵得到了释放,但现实中的他却无法摆脱困境,这种反差凸显了诗人精神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最后,“勿云今已矣,举首即苍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态度。尽管当前的境遇令人绝望,但诗人坚信,只要抬头望向天空,就能看到光明与自由。这句话既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郑思肖在宋末元初动荡时期的心路历程,既有对时局的批判,也有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山庄小隐

茅屋小柴门,前峰烟树昏。

夕阳芳草径,霁雨落花村。

竹下安茶灶,山边置酒尊。

吟翁常款曲,佳句细评论。

(0)

采莲歌

画舫绿杨边,吴娃竞采莲。

红妆映绿水,窈窕誇少年。

只愁莲心苦,食之味不甜。

只愁藕丝短,织之难成缣。

相与唱歌去,撑破苍波烟。

(0)

九月十二日宫允孙季泉太史尹洞山林肖泉王槐野郭东野过对菊有作资韵

城东小径傍河开,几得从容一举杯。

偶兴忽传仙客至,留欢先遣夷人回。

重阳白酒犹堪醉,满院黄花亦足陪。

对烛赓吟成坐久,不知宫漏出蓬菜。

(0)

离席合赋赠南剑教授盛复之之官,凡十首·其十

黄帽催晨发,邮签报旅程。

溯风斜帽举,虚日乱弦鸣。异俗从谁变?

真才不自成。倘于高第内,岁久得欧生。

(0)

登觉山寺

远见浮图顶,逡巡及寺门。

此行如有待,何地更无喧?

山背斜阳恶,泉侵落叶浑。

沉沉委台殿,多是赐金幡。

(0)

奉观许尊府遗墨

奉常许君玉色立,手抱父书红锦袭。

纷茫蜀令九霄神,抉摘郢州千首湿。

钟张虽云世已远,任赵未可肩相及。

叶满天地雨声急,我纵览之重于邑。

却忆风雷昨夜颠,万壑起尽蛟龙蛰。

不然尺素寻常耳,何日萧萧百灵集。

草堂惊怪不敢留,至宝岂复能轻酬。

还君子孙世善收,扁舟归弄江湖秋。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