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南,石桥北,观音寺里有弥勒。
顶门瞎却摩醯眼,肘后风雷轰霹雳。
天台南,石桥北,观音寺里有弥勒。
顶门瞎却摩醯眼,肘后风雷轰霹雳。
这首诗描绘的是杭州天台山南边的观音寺中的一尊弥勒佛像。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来刻画佛像的特点。"顶门瞎却摩醯眼"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容弥勒佛的眼睛虽然被描述为瞎了("顶门瞎"),但可能象征着佛的洞察力超越世俗的视觉,达到了内在的智慧。"肘后风雷轰霹雳"则暗示弥勒佛的力量和威严,即使在静寂的寺庙中,也能带来如同雷霆般的震撼,象征佛法无边。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以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释昙华对观音寺内弥勒佛的敬仰与赞叹,同时也传递出佛法的神秘与力量。这种风格体现了宋代禅宗诗歌的特点,注重意境和象征,而非细致的描绘。
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
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雷霆一发兮其孰敢当。
荷贞人兮信义长,令骨肉兮还故乡,永言惭愧兮何时忘。
上天配合兮生死有途,此不当妇兮彼不当夫。
腹心辛苦兮泾水之隅,风霜满鬓兮雨雪罗襦。
赖明公兮引素书,令骨肉兮家如初,永言珍重兮无时无。
碧云悠悠兮泾水东流,伤嗟美人兮雨泣花愁。
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哀冤果雪兮还处其休。
荷君和雅兮感甘羞,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缪。
物触轻舟心自知,风恬烟静月光微。
夜深江上解愁思,拾得红蕖香惹衣。
纤手垂钩对水窗,红蕖秋色艳长江。
既能解佩投交甫,更有明珠乞一双。
湖面狂风且莫吹,浪花初绽月光微。
沈潜暗想横波泪,得共鲛人相对垂。
洞庭风软荻花秋,新没青娥细浪愁。
泪滴白蘋君不见,月明江上有轻鸥。
昔日江头菱芡人,蒙君数饮松醪春。
活君家室以为报,珍重长沙郑德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