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图拆补儿女衣,轻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晋已前,降唐臣宋谁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
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图拆补儿女衣,轻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晋已前,降唐臣宋谁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野的景象,以送别友人前往常德为背景。"秋风原头桐叶飞",开篇即渲染出凄清的秋意,落叶飘零,象征着离别的哀愁。"幽篁翠冷山鬼啼",幽深竹林中传来冷寂的山鬼哭声,增添了环境的荒凉与神秘。
接下来,诗人通过"海图拆补儿女衣",暗示友人将要面临的艰难生活,如同用旧地图修补衣物,暗示其旅途的困苦。"轻衫笑指秦人溪",友人穿着简朴,却乐观地指向秦人溪,流露出坚韧与豁达。
"秦人得知晋已前,降唐臣宋谁为言",暗含历史变迁,暗示友人此行可能遭遇的世事沧桑,以及无人诉说的无奈。"忽逢桃花照溪源",忽然出现的桃花照亮了溪流源头,为画面带来一丝生机,也寓意着希望和转机。
最后,诗人鼓励友人"请君停篙莫回船",并设想他在溪边安居,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表达了对友人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期许。"山林黄尘三百尺",形象地描绘出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而"不用归来说消息"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不必急于回报外界,享受山林宁静。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又寄寓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萧立之独特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