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望溪侍郎挽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对望溪侍郎的哀悼之作。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学问、品德的高度赞扬。
首句“前年我过湄园中”,诗人回忆起与望溪侍郎在湄园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接着,“先生留我间经筒”描绘了望溪侍郎热情款待的情景,体现了其为人之诚挚。
“七治仪礼老未竟,上纠康成下继公”两句,高度评价了望溪侍郎在学术上的成就,他致力于研究《仪礼》,虽年事已高仍不懈追求,既纠正了康成的错误,又继承了先贤的学说。
“惜我投闲空咄咄,戒我浪游徒匆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更深入学习望溪侍郎学问的遗憾,同时也提醒自己不应轻易放纵,应珍惜时间。
“速我著书漫忽忽,倚杖而叹神熊熊”则展现了望溪侍郎对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快速完成著作,但又感叹于自己的力量有限。
“东西宿老沦落尽,岿然灵光世所宗”强调了望溪侍郎在学术界的地位,即使众多前辈已逝,他的学说仍被世人尊崇。
“其秋示我新雕集,寄声他山错可攻”描述了望溪侍郎在秋天展示给诗人他的新编集子,并鼓励他人提出批评,以求进步。
“长笺亦聊贡一得,谓以寸莛叩巨钟”表达了诗人愿意贡献自己的见解,即使如短小的草茎敲击巨大的钟声,也希望能有所启发。
“谦光一一尽刊削,再索直言资折衷”赞扬望溪侍郎虚心接受批评,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学说。
“三江迢迢未尽达,岂期妖梦告蛇龙”暗示望溪侍郎的去世,如同三江水未尽流,却遭遇了不测。
“遗世行世仅十五,尚有秘箧干长虹”指出望溪侍郎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其学问影响深远,犹如秘箧中的知识如同长虹般照亮后世。
“由来旧德为时重,虽复不用亦有功”强调了望溪侍郎的道德品质和学问价值,即使不在位,其影响力依然巨大。
“试看浮玉山头色,一夜愁云冥濛濛”以自然景象象征望溪侍郎去世后的哀伤氛围。
“江东有客近悔过,欲赍絮酒哭幽宫”表达了江东某位客人因望溪侍郎的去世而后悔未能及时表达敬意,想要携带礼物前往悼念。
“尉它拜表去黄屋,孰与汉大敢怙终”通过历史典故,将望溪侍郎比作汉代的尉佗,赞美其忠诚和勇气。
“我诗寄声到蒿里,先生一笑降虚空”结尾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向望溪侍郎表达哀思,期待得到其在另一个世界的回应。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学问和道德的颂扬,体现了全祖望对望溪侍郎的深厚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