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晴随意到南庵,近有溪流远看山。
小醉情怀听别鹤,数声清弄入幽閒。
霜晴随意到南庵,近有溪流远看山。
小醉情怀听别鹤,数声清弄入幽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霜晴时节随意漫步至南庵,近处溪流潺潺,远处山峦绵延,自然景色之美跃然纸上。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微醺之际,倾听远处传来的别鹤之鸣,那几声清脆的琴音仿佛融入了幽静的氛围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通过“霜晴”、“南庵”、“溪流”、“远山”、“小醉”、“别鹤”和“清弄”等意象,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远离喧嚣、充满自然和谐与心灵宁静的场景。尤其是“数声清弄入幽閒”一句,不仅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更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今人论学古人诗,事皆天者非人为。
文章由来贵尔雅,但顾有法何妨奇。
六经固已殊缓急,乐子飞腾自兹入。
国贾宁怀大宝疑,宫工肯效微绡泣。
志至言从意自足,何必王风系流俗?
观变时时到黍离,宗周思近西郊哭。
十道使者明如水,闾阎尽在冰壶里。
观风本是使之职,太息幽人为之起。
昨雨绿苔生晚阁,黄菊花前共秋酌。
采采芳英不盈掬,月落树声连万壑。
去去牛马汗如泉,既别勿计归来年。
治平之音断可传,无庸使我心烦悁。
灵鹊空中至,栖我庭树枝。
树高不寻丈,下有弄丸儿。
朝骑庭树拊,暮仰树巢窥。
寄巢欲生子,值此将焉为?
是以舍巢去,拮据忍如遗。
青天覆上林,何息非所宜?
物情非有异,念亦顾其危。
倘逢爱护者,鹊有复来时。
鹊声但报喜,说似主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