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如见鲁灵光,一炬堪怜瓦砾场。
秋水满池门独在,古槐依旧带斜阳。
百年如见鲁灵光,一炬堪怜瓦砾场。
秋水满池门独在,古槐依旧带斜阳。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宣圣庙》描绘了一幅破败而静谧的画面。首句“百年如见鲁灵光”暗示庙宇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如同古代的鲁国灵光寺般光彩夺目,但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第二句“一炬堪怜瓦砾场”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衰败,仿佛被一把大火烧成废墟,只剩瓦砾,令人惋惜。
后两句“秋水满池门独在,古槐依旧带斜阳”则转向了眼前的景象,池水满溢,庙门孤独地矗立,映衬着夕阳余晖,古槐依然挺立,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深沉思考。
击石长歌复长啸,山无人声泉有窍。
诗人曾谓兹山空,又闻山与南海通。
向来泉托山人姓,公为收名名始定。
石池左右多槛泉,东流迤逦非突还非悬。
公门如海纳川水,肯向东方遗一士。
出山还似在山清,中有石子星之精。
别公无言怀独泻,公乃题诗赠行者。
高词尽得今古奇,我歌合向观泉时。
年年寿公泉一酌,公每书来问瀺灂。
援琴欲寄山中音,水风吹月千里无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