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山泉歌奉次涯翁先生》
《惠山泉歌奉次涯翁先生》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击石长歌复长啸,山无人声泉有窍。

诗人曾谓兹山空,又闻山与南海通。

向来泉托山人姓,公为收名名始定。

石池左右多槛泉,东流迤逦非突还非悬。

公门如海纳川水,肯向东方遗一士。

出山还似在山清,中有石子星之精。

别公无言怀独泻,公乃题诗赠行者。

高词尽得今古奇,我歌合向观泉时。

年年寿公泉一酌,公每书来问瀺灂。

援琴欲寄山中音,水风吹月千里无遐心。

(0)
鉴赏

这首《惠山泉歌奉次涯翁先生》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惠山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先,诗中的“击石长歌复长啸”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豪放情怀,通过击打石头吟唱和长啸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接着,“山无人声泉有窍”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山中虽无人声,但泉水却潺潺流淌,仿佛自有生命。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丰富。

“诗人曾谓兹山空,又闻山与南海通”两句,既是对惠山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惠山独特魅力的赞叹。山虽看似空旷,却与大海相通,象征着惠山不仅自然景观独特,更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向来泉托山人姓,公为收名名始定”表达了诗人对惠山泉水的深厚感情,泉水似乎承载了山人的名字,而诗人通过命名,赋予了泉水新的生命。这不仅是对泉水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颂扬。

“石池左右多槛泉,东流迤逦非突还非悬”描绘了惠山泉的独特形态,石池周围泉水环绕,水流或曲折蜿蜒,或平静流淌,展现了泉水的多样性和动态美。

“公门如海纳川水,肯向东方遗一士”运用比喻手法,将公门比作大海,接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水流,象征着公门广纳贤才的胸怀。同时,诗人表达了对未能得到公门赏识的遗憾,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对公平公正的追求。

“出山还似在山清,中有石子星之精”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清澈和纯净,如同山中石子般晶莹剔透,寓意着心灵的纯净和高尚。

“别公无言怀独泻,公乃题诗赠行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通过题诗相赠,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高词尽得今古奇,我歌合向观泉时”赞扬了友人诗歌的高超艺术成就,同时也鼓励人们在欣赏泉水时,也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最后,“年年寿公泉一酌,公每书来问瀺灂”表达了诗人希望每年都能与友人共享泉水的祝愿,以及对友人书信问候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惠山泉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蔡州城枕汝水寒日水涸清浅可爱原父与郡守泛舟川上甚有佳境以书垂报缅想胜游因形短什

积水寒收潦,深渊净见沙。

冷光怜玉洁,清鉴绝毫差。

鸥鸟居相乐,渔樵近有家。

济川新剡木,载石去乘槎。

树影鱼鳞密,城阴瓠子斜。

夤缘忘向背,顷刻变烟霞。

练白翻云叶,金镕荡日华。

照心同不隐,涤虑爱无邪。

客醉风吹酒,归迷斗转车。

林宗昔无暇,范蠡去空赊。

凫雁晴馀喜,波澜雪后佳。

谢塘芳草梦,依约向无涯。

(0)

贺吴九

儒术喜迂阔,学官每留滞。

君侯诚百一,才智两自异。

新书三十章,慷慨天下事。

每闻一篇奏,左右称万岁。

峨峨蓬莱山,册府上帝秘。

紬书必英才,念子方历试。

前此三数公,致身自容易。

心知青云路,已识翰飞地。

岂独铅椠间,是正琼瑶字。

顾念倾盖交,寂寞弹冠意。

(0)

泛舟

出郭已清思,浮舟暂长啸。

水云两涵泳,青翠相照耀。

赏心随值遇,物色相顾召。

逍遥忘回期,顷刻揽众妙。

白鸥亦知机,潜鱼不可钓。

飞沉信乐然,回首寄一笑。

(0)

澄心寺后阁弹琴

高风动长松,萧瑟清我心。

亦有琴上弦,尽得天外音。

试复向城市,馀响终难寻。

(0)

宫词·其三十九

西风攲叶撼宫梧,早怯秋寒着绣襦。

玉宇无人双燕去,一弯新月上金枢。

(0)

河决东郡以平声为韵叔父令赋

传闻大河决,远与北溟通。

汜滥蛟鼍怒,萧条郡国空。

淇园方下竹,瓠子复修宫。

世代文成术,民怀伯禹功。

沈牲烦太史,负土困关东。

封禅应知外,谁人秦矩公。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