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元晦后洞山口晚赋》
《和元晦后洞山口晚赋》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石裂长藤瘦,山围野路深。

寒溪千古思,乔木四时阴。

更得寻幽侣,何妨拥鼻吟。

笑看云出岫,谁是此无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huìhòudòngshānkǒuwǎn
sòng / zhāngshì

shílièchángténgshòushānwéishēn

hánqiānqiáoshíyīn

gèngxúnyōufángyōngyín

xiàokànyúnchūxiùshuíshìxīn

注释
石裂:形容石头裂开。
长藤:长长的藤蔓。
瘦:形容藤蔓枯瘦。
山围:山路被山环绕。
野路:野外的小路。
深:深远。
寒溪:冰冷的溪流。
千古思:千年的思绪或历史沉淀。
乔木:高大的树木。
四时阴:四季都有阴凉。
寻幽侣: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
何妨:不妨,何惧。
拥鼻吟:抱着鼻子(表示陶醉)低声吟唱。
云出岫:云朵从山峰上升起。
谁是:是谁。
无心:无拘无束,超脱世俗的心境。
翻译
石头裂开,枯藤瘦弱,山路蜿蜒深入山间。
寒冷的溪流承载着千年的思绪,四季常青的大树投下阴凉。
我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探寻者,不妨边闻花香边低声吟咏。
笑着欣赏白云悠悠出山巅,谁能说这颗心无挂无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心境超然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石裂长藤瘦,山围野路深。”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幅幽深静谧的山谷景象。石头上的老藤缠绕而过于繁盛,几乎要将石头拦腰切断,这种生长状态显现出时间的沉重和自然力的强大。山围野路则形容了道路的曲折与深邃,给人一种难以到达的感觉。

“寒溪千古思,乔木四时阴。”这里的“寒溪”不仅指溪水清冷,更蕴含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静默。诗人通过“千古思”的表述,传递出一种对过去长久的思考与回味。而“乔木四时阴”则是对树木常年郁郁葱葱的形容,这些树木似乎在任何季节都能保持着自己的绿意,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更得寻幽侣,何妨拥鼻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即便是在深山中也愿意去寻找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心灵的人。而“何妨拥鼻吟”则是一种自得其乐的状态,似乎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平静。

“笑看云出岫,谁是此无心。”最后两句,诗人面对着山岭间飘逸的云彩,心中充满了喜悦。这里的“无心”并非真的没有心思,而是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心境状态。诗人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便是身处喧嚣尘世,他也能保持一份超脱和淡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与超然物外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送吴侍御司马赴台州

卢耽佐郡遥,川陆共迢迢。

风景轻吴会,文章变越谣。

烟林繁橘柚,云海浩波潮。

余有灵山梦,前君到石桥。

(0)

和李中丞题故将军林亭

帝里清和节,侯家邸第春。

烟霏瑶草露,苔暗杏梁尘。

城郭悲歌旧,池塘丽句新。

年年车马客,钟鼓乐他人。

(0)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

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汉间。

月华云阙迥,秋色凤池闲。

御锦通清禁,天书出暗关。

嵇康不求达,终岁在空山。

(0)

鄂渚送友

云帆淼淼巴陵渡,烟树苍苍故郢城。

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

(0)

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

风雅不坠地,五言始君先。

希微嘉会章,杳冥河梁篇。

理蔓语无枝,言一意则千。

往来更后人,浇荡醨前源。

倾筐实不收,朴樕华争繁。

大教护微旨,哲人生令孙。

高飙激颓波,坐使横流翻。

昔日越重阻,侧聆沧海传。

逮兹觌清扬,幸睹青琅编。

泠泠中山醇,片片昆丘璠。

一杯有馀味,再览增光鲜。

对宝人皆鉴,握鞶良自妍。

吾其告先师,六义今还全。

(0)

南歌子

锦帐银灯影,纱窗玉漏声,迢迢永夜梦难成。

愁对小庭秋色,月空明。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