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流西陆,凉云起北州。
苍茫易水暮,萧瑟蓟门秋。
野外鹰初击,梁间燕不留。
如何芳岁晏,叹息此行游。
大火流西陆,凉云起北州。
苍茫易水暮,萧瑟蓟门秋。
野外鹰初击,梁间燕不留。
如何芳岁晏,叹息此行游。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到来时的景象与情感。首联“大火流西陆,凉云起北州”以“大火”指代夏末的星象,暗示季节更替,凉云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苍茫易水暮,萧瑟蓟门秋”进一步渲染出秋天傍晚的辽阔与寂寥,易水和蓟门作为地点,增添了地域特色。
颔联“野外鹰初击,梁间燕不留”通过鹰的翱翔和燕子的离去,形象地展现了秋季的动态变化,鹰的出现象征着猎物的减少,而燕子的离去则意味着冬季的临近。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蕴含了时间流逝的哲理。
颈联“如何芳岁晏,叹息此行游”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旅途生活的无奈与感伤。芳岁晏指美好的时光已逝,行游则是指旅行或漂泊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一联抒发了对人生短暂、旅途辛劳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季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明月出东方,徒行反家室。
室人走相讯,问我何由出。
明知非梦寐,欲辩仍自失。
喜极双涕零,转面各衔恤。
垂镫照缃卷,浮埃满朱瑟。
愁言卒未倾,忽复见晨日。
鸾鸟不可为鸱,尔胡不思颜渊。
辍历尼父见疑我,今乃何敢望圣贤。
人心中,愤闷徒苦悲,智见万里水,清终见底。
高高山上台,彼居者何谁。
厥状蜿蜒,伺人意欲牵缠。
汝虽见其形,不见汝情,乃胡营营相煎。
岂不闻我命在天。直道古难容,树乔风集颠。
周公有何疵愆,乃为四国流言。
伯奇掇蜂,不为父怜。迹有涉疑,惟贤知贤。
洁色为妒媒,危言良见灾。
谗说久自明,非时麟圣哀。
孤松摧为之薪,水东西流,钦犹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