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鸟不可为鸱,尔胡不思颜渊。
辍历尼父见疑我,今乃何敢望圣贤。
人心中,愤闷徒苦悲,智见万里水,清终见底。
高高山上台,彼居者何谁。
厥状蜿蜒,伺人意欲牵缠。
汝虽见其形,不见汝情,乃胡营营相煎。
岂不闻我命在天。直道古难容,树乔风集颠。
周公有何疵愆,乃为四国流言。
伯奇掇蜂,不为父怜。迹有涉疑,惟贤知贤。
洁色为妒媒,危言良见灾。
谗说久自明,非时麟圣哀。
孤松摧为之薪,水东西流,钦犹鬼神。
鸾鸟不可为鸱,尔胡不思颜渊。
辍历尼父见疑我,今乃何敢望圣贤。
人心中,愤闷徒苦悲,智见万里水,清终见底。
高高山上台,彼居者何谁。
厥状蜿蜒,伺人意欲牵缠。
汝虽见其形,不见汝情,乃胡营营相煎。
岂不闻我命在天。直道古难容,树乔风集颠。
周公有何疵愆,乃为四国流言。
伯奇掇蜂,不为父怜。迹有涉疑,惟贤知贤。
洁色为妒媒,危言良见灾。
谗说久自明,非时麟圣哀。
孤松摧为之薪,水东西流,钦犹鬼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秋胡行》,以寓言和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世态炎凉、贤愚不辨的感慨。诗中以鸾鸟与鸱鸟的对比,暗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批评了那些不知颜渊之贤而妄自尊大的人。诗人感慨自己如尼父般被误解,但仍坚守正道,认为人心中的愤闷只能自我排解,智者能洞察事物本质。
“人心中,愤闷徒苦悲”揭示了内心的苦闷,“智见万里水,清终见底”强调智慧的力量和洞察力。“高高山上台,彼居者何谁”则描绘了一个看似高高在上的位置,但实际居者不明。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厥状蜿蜒,伺人意欲牵缠”,批评了那些曲意逢迎的人。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被人误解,仍要坚信“我命在天”,并坚称直道难以容于世,暗示了时代的艰难。他以周公和伯奇的典故,表达对无辜受谤者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嫉妒和谗言的危害。最后,诗人以孤松被摧残和流水东西流的自然现象,寄寓了对公正和永恒的追求,以及对世间不公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体现了李梦阳鲜明的道德立场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濠上有川叹,沧洲多海怀。
伊我江湖姿,浩荡中渊回。
寻秘右洞庭,飞衿左蓬莱。
瑚琲探富获,存之无轻开。
扬波万古源,荡潏塞视埃。
谁能写小笔,聊意亦可谐。
仁智在户限,寄言亦悠哉。
临咏志一启,得者亦可推。
黄汾窈如湮,安问傅岩才。
江梅不畏寒,时至开如霰。
瑰姿静在野,卧病不得见。
国士抱奇宝,端居察时变。
杖策出城市,蒿莱满荒甸。
遐寻得幽赏,独对姑射面。
化泰草木蕃,时闭贤不见。
无禾比两岁,□□将九县。
分圭善会计,弃士如土贱。
俗儒诵腐简,乡子乐耽燕。
熹歌唐虞授,复誉汤武战。
子有经世怀,待贾不自献。
神威盛龙熊,奇秘卷帐钤。
时节会应求,风虎期非晏。
巍然奋载绩,志沛声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