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洛阳道,海上使君归。
拂雾趋金殿,焚香入璅闱。
山亭倾别酒,野服间朝衣。
他日思朱鹭,知从小苑飞。
天中洛阳道,海上使君归。
拂雾趋金殿,焚香入璅闱。
山亭倾别酒,野服间朝衣。
他日思朱鹭,知从小苑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离开洛阳返回海边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感与氛围。诗人顾况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风格,捕捉了瞬间的美好与离别的哀愁。
首句“天中洛阳道,海上使君归”设定了背景,洛阳城中的道路似乎在云端,而使君即将踏上归途,前往远方的海边。这里,“天中”二字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得洛阳之行显得更加遥远和壮丽。
接着,“拂雾趋金殿,焚香入璅闱”则描绘了使君离别前的仪式。诗人通过“拂雾”、“金殿”、“焚香”、“璅闱”等词汇,勾勒出一幅帝王宫廷的庄严画面。这里,“拂雾”象征着清晨的氤氲,而“焚香入璅闱”则显现了离别前的一种仪式化、神圣化的情景。
在“山亭倾别酒,野服间朝衣”的两句中,诗人转换了场景,将视角从宫廷转移到自然环境。山间的亭子里,人们举杯送别,而穿着便服的人群中夹杂着早晨的朝服,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复杂性。
最后,“他日思朱鹭,知从小苑飞”则是诗人表达对使君未来行程的美好祝愿。这里的“朱鹭”是一种神话中的鸟,常与仙境联系在一起,而“小苑飞”则暗示了一种轻盈自如、自由翱翔的状态。这两句通过想象和期待,将送别的情感转化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顾况在景物描写上的功力,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暖和深刻。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
亦无动威,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
帝怀民视,乃降明德,乃生明翼。
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
乃学与仕,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
有作有迁,无迁无作。士实荡荡,农实董董。
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出入惟同。
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
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
惟百辟谷,乃二公之禄。
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
既柔一德,四夷是则。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视民诗》【唐·柳宗元】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有作有迁,无迁无作。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出入惟同。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乃二公之禄。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则。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https://shici.929r.com/shici/JfNqEYhw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