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涣当年死亦甘,云长平昔竟何贪。
刘巴项领刚如铁,也用随群拜武担。
袁涣当年死亦甘,云长平昔竟何贪。
刘巴项领刚如铁,也用随群拜武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五)蜀先主》,通过对历史人物袁涣和关羽的评价,以及对刘巴和项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感慨和个人见解。
首句“袁涣当年死亦甘”,表达了对袁涣忠诚无私的赞赏,即使面临死亡,他也心甘情愿,显示出高尚的品格。接着,“云长平昔竟何贪”提到关羽,暗示了对于关羽过分追求个人荣誉或物质的质疑,认为他并非全然无私。
后两句“刘巴项领刚如铁,也用随群拜武担”进一步深化主题,刘巴以刚毅著称,但诗人指出即使是这样强硬的人,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也会参与到对“武担”的膜拜中,暗指他们可能在权力面前有所妥协。这里的“武担”可能是象征权力或某种权威的载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揭示了人性在权力和道德抉择中的复杂性,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和对世事变迁的洞察。
吾友范君谊,宛似丘迟诗。
点缀花映草,草长莺乱飞。
咏诗知吾人,因人想其诗。
不知胸中宽,西域方鞭笞。
昔为守禦策,坚壁不容锥。
今作进讨计,万里入鼓鼙。
相从惜日短,既别恨见迟。
虽无老成人,彷佛颊赪儿。
每见挽手语,问我将何为。
我非浊子者,我友实似之。
典刑不可见,况复堂上奇。
边城气候晚,四月犹夹衣。
青灯照冷坐,素目披重帷。
孤怀苦萧屑,人事终难期。
何当命典刑,一笑相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