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供都城今几春,屡陪香火是前因。
偶来清瀵堤边住,重见东林社里人。
青眼略容谈近事,白头同喜得閒身。
自言此去寻思大,便好乘时继后尘。
应供都城今几春,屡陪香火是前因。
偶来清瀵堤边住,重见东林社里人。
青眼略容谈近事,白头同喜得閒身。
自言此去寻思大,便好乘时继后尘。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德山方老退院索诗送行即席口占》。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德山方老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佛法的共同追求。
首联“应供都城今几春,屡陪香火是前因。”表达了诗人与德山方老在佛门中的深厚缘分,仿佛他们前世就已结下不解之缘,多次在佛事活动中相伴相随。
颔联“偶来清瀵堤边住,重见东林社里人。”描绘了诗人偶然来到清瀵堤边居住,再次遇见了东林社里的朋友们,这既是一种巧合,也暗示了诗人与这些朋友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和情感纽带。
颈联“青眼略容谈近事,白头同喜得閒身。”展现了诗人与德山方老之间的对话场景,虽然年岁渐长,但依然能够以轻松的心态谈论近况,共享闲适的生活,体现了他们之间超越年龄界限的友情与心灵契合。
尾联“自言此去寻思大,便好乘时继后尘。”表达了德山方老即将离开,前往更深远的修行之路的决心,诗人则鼓励他把握时机,追随先贤的脚步继续前行,体现了对德山方老修行精神的支持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德山方老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对佛法的共同追求,以及对修行道路的深刻理解与支持。
辛丑四月朔,日有食之既。
氛祲烟云相荡摩,天地山川忽蒙翳。
省垣大臣威令传,从官车马成纷然。
正笏峨冠向玉阙,瓣香百拜哀吁天。
啬夫奔驰庶人走,叫啸讴呼亦良久。
路途错莫若半夜,仰见明星大于斗。
城中编户百万家,喧阗金鼓纷相挝。
何物妖虫肆吞啮,奋戈我欲凌云霞。
人言七政失躔度,历家推演错昏暮。
清台路阻兵革深,万里不闻传救护。
须臾争讶红光还,将相公侯开笑颜。
羲和重整六龙辔,夕阳倒景明西山。
我年三十诚罕见,忧国忧家心恋恋。
九重神圣正当阳,天象何为召斯变。
举头问天天不言,人事祇今殊可怜。
圣笔昭然示训戒,春秋二百四十年。
《日食诗》【明·郑真】辛丑四月朔,日有食之既。氛祲烟云相荡摩,天地山川忽蒙翳。省垣大臣威令传,从官车马成纷然。正笏峨冠向玉阙,瓣香百拜哀吁天。啬夫奔驰庶人走,叫啸讴呼亦良久。路途错莫若半夜,仰见明星大于斗。城中编户百万家,喧阗金鼓纷相挝。何物妖虫肆吞啮,奋戈我欲凌云霞。人言七政失躔度,历家推演错昏暮。清台路阻兵革深,万里不闻传救护。须臾争讶红光还,将相公侯开笑颜。羲和重整六龙辔,夕阳倒景明西山。我年三十诚罕见,忧国忧家心恋恋。九重神圣正当阳,天象何为召斯变。举头问天天不言,人事祇今殊可怜。圣笔昭然示训戒,春秋二百四十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qTATlvCax3.html
黄门持此竹,云是温徽笔。
初闻一叶扫风雨,迥出千竿贯霜日。
层沙曲涧开烟湍,高天云影楼榭寒。
黄门峻节与之比,手排阊阖呈琅玕。
琅玕摧折凤不食,咆哮虎豹天门黑。
鸱鸣鴂啼百草死,谁看青青满林色。
君收此幅今西行,雷电随入蒲州城。
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伶伦截凤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