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东老遇吕洞宾图》
《沈东老遇吕洞宾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东老忘怀相遇时,洞宾烂醉以为期。

聊题不涉毫端句,早被石榴皮得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沈东老与吕洞宾相遇的奇幻场景,充满了道家仙风和超脱世俗的意味。

“东老忘怀相遇时”,诗人以“东老”指代沈东老,用“忘怀”二字,暗示沈东老在与吕洞宾相遇前的心境淡泊,仿佛一切世事都已了然于胸,没有一丝挂碍。这种超然的态度,为后文的奇遇埋下了伏笔。

“洞宾烂醉以为期”,提到吕洞宾,以“烂醉”形容其状态,既展现了仙人的洒脱不羁,也预示着两人相遇并非寻常。将“以为期”置于其中,更显出这次相遇的非同寻常,仿佛是预先约定好的宿命。

“聊题不涉毫端句,早被石榴皮得知”,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沈东老只是随意地题写了几句诗,却无意中透露出了某种玄机,连看似平凡的石榴皮都能“得知”。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吕洞宾之间微妙的联系,也暗含了道家哲学中关于自然万物皆有灵性的思想。石榴皮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象征着宇宙间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它“得知”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整个宇宙秩序的一种隐喻性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沈东老与吕洞宾的相遇,巧妙地融合了超脱世俗的道家哲学与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梦幻氛围,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具庆堂诗为临颍教谕张朝宗作

沱江之水清如玉,紫霞山高翠堪掬。

山下华堂画不如,蔼蔼苍烟荫乔木。

翁媪相扶近百年,遗经教子成世贤。

一朝典教来颍川,孝心养亲人共怜。

少者割鲜长行酒,具庆人间更稀有。

昔年闻说朱寿昌,何似贤名世难朽。

时向宾筵戏綵衣,新诗千首总珠玑。

它年复领天官荐,除书更捧欢亲闱。

(0)

过韩庙

纷纷天下逐秦鹿,白蛇中断鬼夜哭。

将军晚从隆准公,仗剑登坛万人服。

西来铁马疾如风,魏豹就虏犹儿童。

背水一战赵壁破,飞书才入燕城崩。

叱咤素号万人敌,龙生败死犹骨栗。

帐下悲歌骓不逝,霸业无成剑铓赤。

将军有功当封齐,假王一请君臣疑。

鸟尽弓藏良可惜,拭泪更读归赐碑。

(0)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其二

摇落空山无茂林,仅馀松柏岁寒心。

洛阳闻扫城中雪,只有袁安住处深。

(0)

芭蕉士女二首·其二

春来心事恐人知,懒写芭蕉叶上诗。

记得霓裳新乐谱,晚凉偷按玉参差。

(0)

沧江送别为吴友仁

行李无多酒一壶,满船和恨载妻孥。

忍将今日留连意,尽作沧江送别图。

笔阵易空三窟兔,钓头难得四腮鲈。

生涯定分当何处,早寄平安慰老夫。

(0)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

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

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

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