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
《寒食》全文
宋 / 朱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明六到客愁边,双鬓星星只自怜。

兵气尚缠巢凤阁,节旄巳落牧羊天。

纸钱灰入松楸梦,饧粥香随榆柳烟。

北向雁来寒雾隔,音书不比上林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弁所作的《寒食》。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身处异乡,愁绪满溢的情景。首句“清明六到客愁边”直接点明了时令与诗人的情感状态,清明时节,本应是家人团聚、祭扫先人的日子,而诗人却独自一人,远离家乡,愁绪难消。

接着,“双鬓星星只自怜”一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已显老态的双鬓,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感慨和自我怜悯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兵气尚缠巢凤阁,节旄巳落牧羊天。”这两句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通过“兵气”和“节旄”的意象,诗人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以及国家权力的更迭。这里的“巢凤阁”和“牧羊天”,分别借用了古代帝王宫殿和放牧之地的象征,表达了对权力更替和国家命运的忧虑。

“纸钱灰入松楸梦,饧粥香随榆柳烟。”这两句描绘了寒食节的传统习俗,通过纸钱灰与松楸(墓地的树木)的联系,以及饧粥的香气与榆柳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又带有淡淡温馨的氛围。寒食节是追思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诗人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北向雁来寒雾隔,音书不比上林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思念之情。北向的雁群在寒冷的雾气中飞行,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而“音书不比上林传”则表达了通信不便,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上林在这里可能是指皇宫或朝廷,暗含了诗人与外界联系的阻隔,以及对朝廷消息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寒食》诗通过对清明时节个人情感、历史背景、传统习俗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朱弁

朱弁
朝代:宋   字:少章   号:观如居士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生辰:biàn)(1085~1144

朱弁(biàn)(1085~1144)南宋官员、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
猜你喜欢

闲居书怀

檐溜垂垂箸未收,一年乐事负春游。

新添华发羞开镜,贪看青山懒下楼。

天地至今多罔象,功名到底总蚍蜉。

祇因知得清闲好,事大如山付醉休。

(0)

穷檐稳稳好巢成,莫向朱门附丽人。

青杏屋梁虽好看,笙歌未必可安身。

(0)

哭宗兄崇涟

何事西风恶,天涯拆雁行。

灵魂招未得,存稿睹难忘。

感德空垂泪,闻哀欲断肠。

相思无赖处,暮雨倍凄凉。

(0)

杨妃井

妃子当年井尚存,谁栽石塔向云根。

春泉不洗开元恨,空与黥儿洗字痕。

(0)

寄圆老闻欲移住他院

妄动生于念,禅床坐不牢。

旧窠元自好,新刹有何高。

去住身如寄,奔驰足谩劳。

挑包闻已决,应笑我忉忉。

(0)

妾薄命

冶容丽质世鲜比,择对年少风流子。

并栏观鱼双戏水,妾心郎心誓如此。

一朝结束万里行,东欲到海西到秦。

醉中慷慨跃马去,出门十年无信音。

或传淫荡归不得,或传已作泉下客。

郎兮郎兮奈若何,恨泪彻夜孤枕滴。

君不闻莺莺锦字寄西游,玉环綵丝意绸缪。

郎心忍向他人笑,下床徒自为郎羞。

又不闻盼盼樽前小垂手,燕子楼深情独厚。

岂期红粉遽成灰,怨句空吟三百首。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