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讶乾坤一气浮,双丸终古浸洪流。
此身直欲穷三岛,是外犹传有九州。
盘折好循仙掌露,微茫难认大洋舟。
诸山罗立如儿辈,我独携筇最上头。
忽讶乾坤一气浮,双丸终古浸洪流。
此身直欲穷三岛,是外犹传有九州。
盘折好循仙掌露,微茫难认大洋舟。
诸山罗立如儿辈,我独携筇最上头。
这首清代诗人陈广宁的《蓬莱山观海》描绘了诗人登临蓬莱山,俯瞰大海的壮丽景象。首句“忽讶乾坤一气浮”以大气磅礴的笔触,展现出海面广阔,仿佛天地间的一股浩渺气息在其中浮动。"双丸终古浸洪流"中的"双丸"可能指的是日月,形象地描绘了日月映照下的海洋,永恒地沉浸在滔滔洪流之中。
诗人表达了想要探索更远的海域的愿望:“此身直欲穷三岛,是外犹传有九州。”这里的“三岛”和“九州”都是对未知海域的想象,寓意着无尽的探索精神。接下来,“盘折好循仙掌露,微茫难认大洋舟”描绘了海浪起伏,如同仙人手掌上的露珠,而远方的大船在茫茫海面上显得模糊不清。
最后两句“诸山罗立如儿辈,我独携筇最上头”则以山水作比,将群山比喻为孩童,诗人独自手持竹杖,攀登至山顶,表现出其超然物外的志向和对自然的亲近感。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