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何年水观开,垂杨缀雨入楼台。
平分曲溆帆声出,倒挂前洲塔影来。
近市鱼虾酣暮艇,隔溪桃李润春苔。
乾坤是处供长啸,拾取岚烟唤酒杯。
卜筑何年水观开,垂杨缀雨入楼台。
平分曲溆帆声出,倒挂前洲塔影来。
近市鱼虾酣暮艇,隔溪桃李润春苔。
乾坤是处供长啸,拾取岚烟唤酒杯。
这首诗描绘了乌溪砥柱楼傍晚时分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首联“卜筑何年水观开,垂杨缀雨入楼台”,开篇即点明地点,乌溪边的砥柱楼在雨水的点缀下,与垂柳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里,“卜筑”二字暗示了砥柱楼的建造年代久远,而“水观开”则形象地描绘了水边的景观被打开,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颔联“平分曲溆帆声出,倒挂前洲塔影来”,进一步描绘了乌溪的蜿蜒曲折,以及水面帆船的悠然自得。同时,远处的塔影倒映在水中,与帆声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展现了乌溪的宁静与生机。
颈联“近市鱼虾酣暮艇,隔溪桃李润春苔”,转而描写市井生活的一角。傍晚时分,渔民们带着收获的鱼虾归家,而对岸的桃李树下,春苔滋润,生机勃勃。这一联通过对比,既展现了生活的忙碌与宁静,又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尾联“乾坤是处供长啸,拾取岚烟唤酒杯”,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不禁长啸抒怀,想要捕捉这山间的雾气,借以饮酒畅谈的心境。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洒脱,也寓意着在大自然面前,人们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和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溪砥柱楼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