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穿帘深院静,画阑飞絮蒙蒙。
砌苔柔绿衬残红。问春何处,移在柳阴中。
老至十分诗思减,膝间闲理丝桐。
曲终声尽意无穷。杜鹃开了,余恨寄南风。
燕子穿帘深院静,画阑飞絮蒙蒙。
砌苔柔绿衬残红。问春何处,移在柳阴中。
老至十分诗思减,膝间闲理丝桐。
曲终声尽意无穷。杜鹃开了,余恨寄南风。
这首元代善住的《临江仙·春暮》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春日画卷。首句“燕子穿帘深院静”以燕子穿帘的动作暗示了春光的悄然降临,深院的寂静更显其宁静之美。接着,“画阑飞絮蒙蒙”描绘了飘飞的柳絮,轻盈而朦胧,增添了春天的迷茫与浪漫。
“砌苔柔绿衬残红”则通过苔藓的绿色和落花的红色对比,展现出春色虽已凋零但仍带着几分凄美。诗人进一步发问:“问春何处,移在柳阴中”,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追寻和留恋。
下半阙转向抒发诗人的情感,“老至十分诗思减”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但即使如此,他仍能“膝间闲理丝桐”,弹奏丝桐寄托情感。最后,“曲终声尽意无穷”表达出音乐虽止,但心中的思绪和遗憾却如杜鹃啼声般绵长,“余恨寄南风”,将未尽的情感寄托给南风,让其随风飘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暮之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韵味。
宣平坊里旧名坡,故老相传事不讹。
非有猩红将地染,直看茜水带泥和。
芙蓉争艳凝肌肉,兰麝吹香入绮罗。
车马去来歌舞散,东风开遍野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