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簇簇拥金莲,孤寺亭亭坐绿烟。
不见红衣浮水面,恍疑翠盖舞筵前。
大千世界浮沉梦,太乙真人自在眠。
最是濂溪深尔爱,旧游踪迹巳茫然。
群峰簇簇拥金莲,孤寺亭亭坐绿烟。
不见红衣浮水面,恍疑翠盖舞筵前。
大千世界浮沉梦,太乙真人自在眠。
最是濂溪深尔爱,旧游踪迹巳茫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寺院景象。首联“群峰簇簇拥金莲,孤寺亭亭坐绿烟”以金莲和绿烟为背景,将群峰与孤寺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不见红衣浮水面,恍疑翠盖舞筵前”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寺院环境的清幽与静谧,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之中,远离尘嚣。
颈联“大千世界浮沉梦,太乙真人自在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受,将人间的纷扰比作梦境,而太乙真人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尾联“最是濂溪深尔爱,旧游踪迹巳茫然”表达了诗人对濂溪(周敦颐)哲学思想的深深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哲学思考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旧留岸柳千株老,新种池荷一度开。
此是可翁题咏处,元戎领客喜同来。
竹叶初闻似雨声,禁林未晓已通明。
朱楼屈曲栏先湿,紫殿参差瓦欲平。
冰砚笔随花片起,风檐幔点蕊珠轻。
堂名不枉人间说,此际真如玉琢成。
终日坐汾淟,邈然无少欣。
登楼一周览,始见万山群。
微雨洗残暑,青天卷浮云。
襟怀两廓落,朗若见夫君。
见君君何在,顾影还独笑。
吏非金门游,隐异沧浪调。
江明秋月白,山空夜猿啸。
徒事百卷文,未返一竿钓。
留滞岂胜愁,非君谁与谋。
水寒终赴海,雁远暂宾秋。
举世不可语,犹当傲巢由。
赠君三尺剑,永驾五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