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本绝才,绝嗣绝粮,堪称绝诣;
斯人有真品,真穷真乐,无愧真修。
先生本绝才,绝嗣绝粮,堪称绝诣;
斯人有真品,真穷真乐,无愧真修。
此挽联以“绝”字贯穿,巧妙地描绘了臧鸿勋先生的独特风采与高尚品质。上联“先生本绝才,绝嗣绝粮,堪称绝诣”中,“绝才”点明了臧鸿勋先生非凡的才华,“绝嗣绝粮”则暗示其生活清贫,甚至可能遭遇困境,但“绝诣”一词又高度赞扬了他即便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卓越成就的精神境界。
下联“斯人有真品,真穷真乐,无愧真修”进一步深化了对臧鸿勋先生人格的赞美。其中“真品”不仅指他的作品或成就为真正的精品,更暗含其为人处世的真诚与纯粹。“真穷真乐”则体现了臧鸿勋先生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乐观态度。“无愧真修”则表明他的人生追求与修为达到了一个高尚而纯粹的境界,无愧于心,无愧于世。
整联通过“绝”、“真”二字,既表达了对臧鸿勋先生才华与品格的高度敬仰,也寄托了对其人生经历的深切同情与理解,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一水疏篱映,见小桃朱朵,墙角低亚。
丽质天生,甚芳根偏寄,冷烟茅舍。休问量珠价。
梦不到、玉楼琼榭。
尽露华、啼湿东风,肯学杏红偷嫁。妍雅。幽怀暗写。
似空谷佳人,尘外潇洒。
可惜啼鹃,唤仙山归去,倩妆轻卸。嘶骑闲门下。
更谁记、乞浆馀话。无奈燕麦元都,为伊恨惹。
白雁声残,青蛾泪尽,燕台别路重分。
供奉琴歌,不堪弹入离尊。
兴亡梦短黄冠老,掩金觞、翠袖含颦。
叹西湖,卅六离宫,何处长门。
当年环佩空归去,任花幡恋雨,佛火愁人。
剩水残山,依然铃语黄昏。
红兜那觅南朝寺,话沧桑、旧额犹存。
泣铜仙,承露盘倾,一样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