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閒情十二章·其十》
《后閒情十二章·其十》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烟波江上静吹箫,仿佛松陵十四桥。

残月晓风堪昔别,昏灯罗帐又今宵。

婵娟碧玉题红怨,神女青琴和绿么。

寄与温妍周昉笔,凭人见惯总魂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以“烟波江上静吹箫”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环境之中,箫声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回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空灵的氛围。

接着,“仿佛松陵十四桥”,诗人通过想象中的松陵十四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桥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景物的立体感,也暗示着过往与回忆的连接。

“残月晓风堪昔别,昏灯罗帐又今宵。”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对比,前一句描述的是过去的一次离别,残月和晓风勾勒出离别的凄凉与哀愁;后一句则转向当下,昏暗的灯光和罗帐中的人,暗示着今夜的相聚或孤独,情感的波动在这对比中显得更加深刻。

“婵娟碧玉题红怨,神女青琴和绿么。”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婵娟和碧玉是古代美女的代称,题红怨则是指古代女子在红笺上题写相思之词,表达内心的哀怨。神女青琴和绿么则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女,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最后,“寄与温妍周昉笔,凭人见惯总魂消。”诗人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够通过温婉细腻的笔触传达给读者,让每一个见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与哀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情感表达的自信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典故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至灵隐寺山门遍设茶肆无复旧时面目矣

记与微明初到此,钟流一杵洗心尘。

竟看绝境成嚣市,谁信禅天坐恨人。

螺髻峰攒愁外影,龙鳞树拥赦馀身。

山门何日湔除净,欲决灵泉涌玉津。

(0)

挽季馥

谈笑经过意自亲,忘形直取性情真。

不关才地能推胜,但觉世间无此人。

少日欢娱沉断梦,无涯忧虑痼閒身。

承家有子君何憾,后死萧寥独怆神。

(0)

次韵苕雪寄怀

旧人星散十年中,莲勺依随剩子同。

臣甫终期收蓟北,幼安未信老辽东。

战争交处坤灵死,闻见空时鬼技穷。

待忍一番寒彻骨,开尊相与醉春风。

(0)

牵牛花·其五

雪青衫子绮罗新,一晌当前色相真。

袖薄天寒无限意,至今犹忆淡妆人。

(0)

别西湖六年矣忆幽居之趣率成四首·其三

意行沿涧曲,湿屦芳露盈。

忽然微风至,奇香不可名。

探寻遍高下,众绿掩一茎。

长蔓小白花,灿灿缀玉英。

馨烈夺兰蕙,娟然发幽情。

相逢不相识,一见真目成。

誓将表孤隐,图检离骚经。

(0)

寿散原先生八十生日·其二

能为诗人重,藏深世隐持。

身真老寂寞,寿不负期颐。

一念殊霄壤,分歧邈友知。

当无岂无用,九鼎繫风丝。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