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藕塘》
《藕塘》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藕塘风起散花鳞,踏遍溪桥不上尘。

饥鹤偶来添半口,浮云忽破现分身。

每嫌蕉叶遮帘子,为触番书置净巾。

自起浇莎汰白石,清閒赖是不如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藕塘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首句“藕塘风起散花鳞”,以“风起”引出动态景象,“散花鳞”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水面时,波纹荡漾,仿佛花瓣散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踏遍溪桥不上尘”一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迹,表达了对环境的亲近和对尘世的超脱,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自由。接着,“饥鹤偶来添半口,浮云忽破现分身”,鹤的偶然来访,增加了画面的生命力,而“浮云忽破现分身”则寓含着变化与自由的主题,云的形态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每嫌蕉叶遮帘子,为触番书置净巾”,这一联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欣赏。蕉叶遮挡帘子,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文化氛围的营造;而“置净巾”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清洁与秩序的重视,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自起浇莎汰白石,清閒赖是不如人”,诗人亲自参与园艺活动,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然而,这种清闲的生活状态却让诗人感到“不如人”,可能是在感慨于社会的复杂与人情的冷暖,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送人归秦州

江城十月风凄凄,客子告我归关西。

长途短日双泪落,苦忆妻孥惊鼓鼙。

延安绥德边报急,秦州在陷家当失。

黄河冻合胡马健,倏来度冰如踏石。

奈何主将与监军,玩寇自顾舟中敌。

驻兵无常惑饷道,远输岂顾烦民力。

刍辋计万不计千,骡驼不足不得前。

委山积云两遭烬,旋买一束银三钱。

官司敛价挞闾里,妇女唬咷脱簪珥。

役穷财竭心易失,衅端恐在萧墙里。

杞人闻之搔白头,落日倚襟江上楼。

呜呼韩范不复作,极目秦云空自忧。

(0)

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其一

借问炎交路若何,片帆南指广州过。

知君怕见桄榔树,近岭猿声日渐多。

(0)

暮春二首·其一

南风十日卷尘沙,吹落墙根几树花。

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

庭阴寂历梧桐转,帘影差池燕子斜。

不是地偏车马绝,市喧不到野人家。

(0)

南山寻许宣平故居

心期掇瑶草,扶杖陟崔嵬。

径狭缘云密,禽喧讶客来。

犹疑沽酒去,未即卖薪回。

何处寻仙迹,碧桃云外开。

(0)

初见白发

日日风尘色,劳劳簿领身。

不知明镜里,已作二毛人。

(0)

承闻诏迎圣母太妃还宫·其一

兆启封邦日,图开继统春。

汉南王化远,天下母仪新。

侍寝随宫眷,留行聚国人。

嗣皇敦孝理,瞻望黼衣频。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