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论交未几时,又看行李出京师。
儿童先喜占归信,亲友空能动别思。
夜入湘江闲鼓瑟,路逢楚竹好题诗。
扁舟定向祈阳过,细读磨崖旧日碑。
邂逅论交未几时,又看行李出京师。
儿童先喜占归信,亲友空能动别思。
夜入湘江闲鼓瑟,路逢楚竹好题诗。
扁舟定向祈阳过,细读磨崖旧日碑。
这首明代陈琏所作的《送人归零陵》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短暂相逢后,友人即将离京返归零陵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感慨。
首句“邂逅论交未几时”,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相知的时间之短,却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接着“又看行李出京师”,则道出了友人即将踏上归途的事实,预示着离别的即将到来。
“儿童先喜占归信,亲友空能动别思。”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友人归家的消息在儿童中的喜悦之情,以及亲友们对离别的深深思念。儿童的欢愉与大人们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夜入湘江闲鼓瑟,路逢楚竹好题诗。”这两句想象友人在归途中所见所感,夜晚行经湘江,闲暇之余弹奏起琴瑟;路遇楚地的竹林,便即兴题诗。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友人的悠闲与诗意,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最后,“扁舟定向祈阳过,细读磨崖旧日碑。”描述了友人乘舟前往祈阳,途中会经过刻有旧日诗句的石壁,他将细细阅读,这不仅是一种对过往记忆的追寻,也是对友情与离别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回忆,情感真挚动人,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嵩山古寺离来久,回见溪桥野叶黄。
辛苦老师看守处,为悬秋药闭空房。
山客狂来跨白驴,袖中遗却颍阳书。
人间亦有妻儿在,抛向嵩阳古观居。
宫殿半山上,人家高下居。
古厅眠受魇,老吏语多虚。
雨水洗荒竹,溪沙填废渠。
圣朝收外府,皆自九天除。
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
风动白髯旌节下,过时天子御楼看。
相感君臣总泪流,恩深舞蹈不知休。
初从战地来无物,唯奏新添十八州。
催修水殿宴沂公,与别诸侯总不同。
隔月太常先习乐,金书牌纛彩云中。
无人敢夺在先筹,天子门边送与球。
遥索彩箱新样锦,内人舁出马前头。
御马牵来亲自试,珠球到处玉蹄知。
殿头宣赐连催上,未解红缨不敢骑。
老作三公经献寿,临时犹自语差池。
私从班里来长跪,捧上金杯便合仪。
四海无波乞放闲,三封手疏犯龙颜。
他时若有边尘动,不待天书自出山。
胡马悠悠未尽归,玉关犹隔吐蕃旗。
老臣一表求高卧,边事从今欲问谁。
威容难画改频频,眉目分毫恐不真。
有诏别图书阁上,先教粉本定风神。
重赐弓刀内宴回,看人城外满楼台。
君臣不作多时别,收尽边旗当日来。
《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唐·王建】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风动白髯旌节下,过时天子御楼看。相感君臣总泪流,恩深舞蹈不知休。初从战地来无物,唯奏新添十八州。催修水殿宴沂公,与别诸侯总不同。隔月太常先习乐,金书牌纛彩云中。无人敢夺在先筹,天子门边送与球。遥索彩箱新样锦,内人舁出马前头。御马牵来亲自试,珠球到处玉蹄知。殿头宣赐连催上,未解红缨不敢骑。老作三公经献寿,临时犹自语差池。私从班里来长跪,捧上金杯便合仪。四海无波乞放闲,三封手疏犯龙颜。他时若有边尘动,不待天书自出山。胡马悠悠未尽归,玉关犹隔吐蕃旗。老臣一表求高卧,边事从今欲问谁。威容难画改频频,眉目分毫恐不真。有诏别图书阁上,先教粉本定风神。重赐弓刀内宴回,看人城外满楼台。君臣不作多时别,收尽边旗当日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k3a44YM.html
陇水何年陇头别,不在山中亦呜咽。
征人塞耳马不行,未到陇头闻水声。
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海绕龙城。
陇东陇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
胡兵夜回水傍住,忆著来时磨剑处。
向前无井复无泉,放马回看陇头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