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德宜齐圣,诗狂或助神。
谁知同调者,不是独醒人。
月上争扶路,风前倒戴巾。
高年当戒得,未用托刘伦。
酒德宜齐圣,诗狂或助神。
谁知同调者,不是独醒人。
月上争扶路,风前倒戴巾。
高年当戒得,未用托刘伦。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酒德柬云松》。诗中,蓝仁以饮酒为话题,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中狂放精神的认可。他认为,真正能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可能是那些在世俗中保持清醒洞察的人,而非一味沉醉于酒精或诗酒之乐的人。
“酒德宜齐圣”强调了饮酒应有节制,品德要如同圣贤般高尚;“诗狂或助神”则指出诗歌创作中的狂放可以激发灵感,但不宜过度。接下来,诗人通过“谁知同调者,不是独醒人”表达了对知音的理解,认为真正的知己是在喧嚣中保持清醒的人。
“月上争扶路,风前倒戴巾”描绘了一幅月下饮酒、风中行为洒脱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一面。然而,结尾处“高年当戒得,未用托刘伦”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应当更加谨慎,不可过分依赖饮酒或他人来寻求解脱,暗示了对人生智慧的反思。
整首诗寓含哲理,既有对饮酒艺术的欣赏,又体现了对个人品行修养的重视,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和人生观。
我昔湖上看眠松,蟠屈苍龙阴十亩。
青天昼暝雷雨黑,白日犹疑鬼神守。
却忆僧前如雨落,春雨新秧不盈握。
如今合抱复蔽牛,偃蹇轮囷卧丘壑。
松下老僧金骨仙,亲手种松忘岁年。
倒持一尺白鸾尾,拄颊听风当昼眠。
茯苓作粥粉作饼,千斛松醪供酩酊。
不用飞丹驻玉颜,前身自是陶弘景。
蕲王手种红锦花,十载不挂铁铔鍜。
花园老卒守花树,睡著花砖闻曙鸦。
白头白尽身无事,古塞沙尘战馀骑。
多士如云足健儿,一奇在腹终憔悴。
青铜万缗满地光,宝函矫节赐夷王。
宫妆粉艳去酣酒,海?珠琛归压樯。
王家舍儿惊吐舌,御府珊瑚碎飞雪。
口犹乳臭却帐前,矍铄一翁嗟弃捐。
君不见天下英雄本奴虏,左鼻成龙右鼻虎。
颈血淋漓思衅鼓。
史传沈埋谁比数,花开花落几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