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其二》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不与椿龄远,先伤棣萼零。

宸章怀旧德,惠节入新铭。

后世推名教,当朝重典刑。

东维跨箕尾,一化本同灵。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为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对“不与椿龄远,先伤棣萼零”这两句的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椿龄”常用来比喻长寿,这里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影响深远,如同长青之树,永存于人心。“棣萼”则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象征兄弟情深,此处表达了对逝者与亲人间深厚情感的惋惜。

接下来,“宸章怀旧德,惠节入新铭”两句,诗人通过回忆逝者生前的美德,以及对其逝世后留下的纪念,表达了对逝者人格魅力的敬仰和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其高尚品德的传承与弘扬。

“后世推名教,当朝重典刑”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强调了逝者在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方面的贡献。后世推崇其名教,意味着他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朝重视其法度,表明他在法律制度建设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最后,“东维跨箕尾,一化本同灵”两句,以天文学的视角,将逝者的生命比作星空中的星辰,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都永远闪耀着光芒。这里的“东维”指的是东方的星区,“箕尾”则是指箕宿的尾巴,象征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和影响力如同星辰般永恒存在,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传承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亲情和宇宙观的独特理解。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四

又是同云酿雪天,猧儿嫌冷唤愁眠。

为郎憔悴有谁怜。

檀板倦翻金缕曲,绣衾虚费水沈烟。

不应忘了过新年。

(0)

临江仙四首·其四

一架牵牛花褪了,日长亭院秋清。

云罗低抹远山青。疏疏小雨,凉透木犀屏。

薄睡起来添半臂,夕阳又照西棂。

更无人会此时情。自钞宫谱,闲品玉靴笙。

(0)

自葫芦河至居庸关

男儿不成名,命也负羁绁。

投袂出门去,浩荡破边色。

飞沙白荡胸,落叶黄没膝。

微阳割层暝,山骨紧格格。

抉眼已峥嵘,置身何突兀。

健雕势欲落,老马智亦屈。

气岸勇枝梧,脉络大包括。

物候秋冬交,土风夷夏隔。

怀归畏简书,欲往投鬼蜮。

无言答酸楚,有血洒寥阒。

古来丧乱中,天地坐局蹐。

形骸尽则已,烈士裹马革。

(0)

九日

南国炎蒸初罢暑,楚江凄凛又惊秋。

轻霜未破千株菊,高浪间登百尺楼。

陶令去官非为酒,海翁无伴不忘鸥。

莫愁短日催长夜,且赏清尊映黑头。

(0)

寄浙江王氏得月楼

跨鹤仙人冰雪颜,结楼宴坐月中闲。

笙声夜响闻天外,桂子秋香落座间。

斜日黄来渔浦树,隔江青度海门山。

西风满抱登临兴,携酒何时一往还。

(0)

次韵舟中

铁舳楼船发禁堤,峭帆高矗与云齐。

芙蓉菡萏秋江上,看尽天葩锦万机。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