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地杨花历乱飞,津亭暮色认熹微。
天涯作客行将老,江上寻春半欲归。
隔岸钟声穿古树,长堤镫影点柴扉。
崇丘待访孙郎碣,听断啼乌送落晖。
扑地杨花历乱飞,津亭暮色认熹微。
天涯作客行将老,江上寻春半欲归。
隔岸钟声穿古树,长堤镫影点柴扉。
崇丘待访孙郎碣,听断啼乌送落晖。
这首清代诗人王梦庚的《丹阳云阳驿》描绘了一幅春天傍晚的江南水乡画面。首句“扑地杨花历乱飞”以飘零的杨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形象生动。次句“津亭暮色认熹微”则写出诗人黄昏时分在驿站小憩,朦胧的暮色中辨识出渐渐明亮的天色。
“天涯作客行将老”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年华渐逝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江上寻春半欲归”暗示了诗人对家乡和春天的深深眷恋,以及即将踏上归途的心境。
“隔岸钟声穿古树,长堤镫影点柴扉”通过远处钟声穿透古树和江边灯笼照映柴门的细节,营造出宁静而寂寥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最后两句“崇丘待访孙郎碣,听断啼乌送落晖”,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向往,期待在崇丘探访孙郎的碑碣,同时借乌鸦的啼叫和落日余晖,寓言自己即将结束旅程,带着落寞的心情告别这异乡的景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解绶归来岁屡迁,颂声长自满三川。
牛刀故忆武城宰,凫舄难忘叶县仙。
百里花光馀制锦,一堂琴韵彻烹鲜。
政成渤海犹文法,学本江门只自然。
虚拟听莺徵拜阙,旋看携学赋归田。
循良孰与廉三异,父老徒闻费一钱。
畏路初回九折坂,扁舟长傍五湖烟。
渊明遗世觉今是,潘岳閒居善自全。
心事平生端不愧,口碑载道久逾坚。
羽仪忆昨归三纪,眉寿于今且百年。
俎豆宫墙依上圣,春秋秩祀继群贤。
由来去后思方切,赫赫何名好为传。
天中将届候,万绿翳林坰。
潮涌江光白,云含野色青。
中流看鼓柁,客子到扬舲。
艺苑怜才富,汪波慕德馨。
相怀悬岭树,乍合似风萍。
弭棹随鸥侣,维舟伴鹤汀。
垂杨烟袅袅,深竹雨冥冥。
客思偏多感,行踪喜暂停。
为郎淹粉署,念旧叩柴扃。
未许即同醉,依然尚独醒。
中郎能倒屣,鄙吝切仪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