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即事》
《雨中即事》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夜雨恰一尺,新秧高九分。

烟深数峰暗,涧急满山闻。

苍蔚添新翠,溟濛蔼暮云。

田家方乐岁,泥淖也忘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shì
sòng / yuánshuōyǒu

qiàchǐxīnshēngāojiǔfēn

yānshēnshùfēngànjiànmǎnshānwén

cāngwèitiānxīncuìmíngméngǎiyún

tiánjiāfāngsuìnàowàngqín

注释
夜雨:夜晚的雨水。
恰:恰好。
一尺:一尺深。
新秧:新生的秧苗。
高:长高。
九分:九分长。
烟深:雾气浓厚。
数峰:几座山峰。
暗:若隐若现。
涧急:山涧水流湍急。
满山闻:声音响彻整座山。
苍蔚:青翠浓郁。
新翠:新增的翠绿。
溟濛:迷蒙的。
蔼:弥漫。
暮云:傍晚的云。
田家:农夫们。
乐岁:丰收的喜悦。
泥淖:泥泞的道路。
忘勤:不觉得劳累。
翻译
夜晚的雨水恰好积了一尺深,新生的秧苗已经长高了九分。
山间的雾气浓厚,几座峰峦在其中若隐若现,山涧水流湍急,声音响彻整座山峰。
青翠的颜色更加浓郁,傍晚的云雾弥漫,增添了几分迷蒙。
农夫们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即使道路泥泞也不觉得劳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雨中即事》,描绘了雨后农田的生动景象。首句“夜雨恰一尺”,形象地写出雨量适中,既不过于猛烈,也不显得稀疏,为接下来的田园景色做了铺垫。次句“新秧高九分”则展示了雨后秧苗生长的生机勃勃,显示出农事的季节性。

第三句“烟深数峰暗”,通过烟雾弥漫的山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第四句“涧急满山闻”,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涧水声潺潺,增添了自然的动态美。第五句“苍蔚添新翠”,写出了雨后植物更加青翠欲滴,色彩鲜明,富有生命力。

最后一句“溟濛蔼暮云”,以傍晚时分的迷蒙云气收束全诗,给人以宁静而祥和的感觉。最后两句“田家方乐岁,泥淖也忘勤”,表达了农人因丰收在望而忘却辛劳的喜悦,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淳朴与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乡村的景象,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情之暖,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琉璃砲灯中鱼

头角未峥嵘,潜宫号水晶。
游时虽逼窄,乐处在圆明。
有火疑烧尾,无波可动情。
一朝开混沌,变化趁雷轰。

(0)

水竹野十咏·曲水流觞

兰亭饮者徒,因物寓天理。
著眼静中观,坎止流行耳。

(0)

吴江三高祠·张翰

脍鲈元不动乡思,拂袖西风已见几。
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

(0)

潇湘八景图·平沙雁落

江风飘尘白如练,征翰远赴芦花岸。
寒雾昏昏渔火明,欲飞不飞行阵乱。
相从万里多崎岖,呼鸣警察夜有奴。
衡阳路杳速归去,未可容易来江湖。

(0)

潇湘八景图·远浦帆归

水天冥冥日催暮,轻蒲饱风疾飞羽。
回头摇指舟前湾,浪急篷欹下柔舻。
稠杨枯桑深处村,老妻挟儿环在门。
莼羹香滑茅柴熟。
对语别时应断魂。

(0)

潇湘八景图·渔村夕照

家家傍水开柴扉,绿扬影裹沈斜晖。
妻炊黄梁子挂网,独枕莓苔眠钓矶。
得鱼博钱平生志,世间宠辰不能累。
路近桃源多裔孙,定知秦晋兴亡事。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