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词牌: 婆罗门引

隐花裙褶,两人抬起露双钩。香尘踪迹难留。

何用东昏贴地,莲瓣满朱楼。

有残红软衬,一路风流。卢家莫愁。正步步、见娇羞。

记取风前旋舞,掌上绸缪。

魂销月下,提金缕、刬袜殿东头。喜花径、玉露初收。

(0)
鉴赏

这首《婆罗门引》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画面,充满了情感与意境。

首先,“隐花裙褶,两人抬起露双钩”,开篇即以隐喻的手法,将女子的裙褶比作花朵,暗示着女性的柔美与神秘。两人轻轻抬起,似乎在进行某种仪式或游戏,而“露双钩”则可能象征着某种工具或武器,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动态感。

接着,“香尘踪迹难留”,通过香尘的飘散,暗示了情感的短暂与难以捕捉,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美感。接下来的“何用东昏贴地,莲瓣满朱楼”,运用了典故与比喻,将情感的消逝比作东昏侯的哀伤,以及莲瓣洒满朱楼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深刻与哀愁。

“有残红软衬,一路风流”,描述了女子的娇羞与风情,通过“残红”与“软衬”的对比,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娇艳。接下来的“卢家莫愁”,引用了卢家莫愁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正步步、见娇羞”,继续描绘女子的娇羞之态,通过“步步”与“娇羞”的结合,展现了女子的步态轻盈与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记取风前旋舞,掌上绸缪”,回忆起女子在风中旋转舞蹈的场景,以及在掌心的细密缠绵,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细腻与深情。

“魂销月下,提金缕、刬袜殿东头”,描绘了月下女子的美丽与深情,以及她轻盈的动作,仿佛在宫殿的东头留下了一串金缕与袜子的印记,充满了浪漫与哀愁。

“喜花径、玉露初收”,以花径与玉露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悦与珍惜,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感慨,充满了古典美的韵味。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自题前山草堂

草堂旧结北山阿,逋客还家洽薜萝。

绕院松林岚翠重,满庭蕉叶雨声多。

清樽自对丛花发,高枕无如啼鸟何。

若道世情堪澹处,门前终日俯沧波。

(0)

秋日谒陵眺望·其二

辇道松楸玉露晞,鬼神肃穆俨旌旗。

鼎湖寂寂龙时下,银海冥冥雁不飞。

中国地形当塞险,单于秋色入关微。

千年陵殿雄燕峤,九庙精灵护汉畿。

(0)

登西城嘉禾楼重送张㠠山赴部

高楼西望萦空烟,南风渺渺次河船。

碧沙细草远相送,一夜飞过黎阳川。

惊魂如缕随君还,恨无双翼凌青天。

魏阙霾阴雷隐怒,灞水横波不可渡。

此时挥手重堪悲,千里相逢未有期。

燕台倘值悲歌饮,击筑先寻高渐离。

(0)

恭送昙阳大师·其一

列坐榑桑大帝前,六铢五色照璚田。

直凌海面行空去,飒飒天风散紫烟。

(0)

周氏园亭

紫绀琳宫侧,芳园丽景回。

焚香青霭聚,洗鹿白云开。

橘想灵均什,亭堪内史才。

更怜花径里,月色夜深来。

(0)

陈荩卿杏花村移家因纳姬

不离井闬近移家,草径茅堂带郭斜。

岂为秘书增斗帐,转因载牍问香车。

新人路半邀桃叶,邻舍篱根问杏花。

何事多情旧时燕,随君将子过檐牙。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