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村中老人答》
《代村中老人答》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

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

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icūnzhōnglǎorén
táng / duān

jīngluòfēngchénhòucūnxiāngyānhuǒ
shǎoniáncéngshīsuǒshuāi

jìnglínjiāngtiānhánxuěguī
shíqīngyìngjiànyánlèiyíng

注释
京洛:京都洛阳。
风尘:社会动荡或战乱。
村乡:乡村。
烟火稀:人烟稀少。
少年:年轻的时期。
失所:无处安身。
衰暮:晚年。
何依:何处寻求依靠。
夜静:夜晚寂静。
临江哭:对着江水哭泣。
天寒:天气寒冷。
踏雪归:踏雪回家。
时清:时局安宁。
不见:无人理解。
言罢:说完之后。
泪盈衣:泪水打湿了衣服。
翻译
经历京都洛阳的风尘之后,乡村的烟火气显得稀疏。
年轻时曾无处安身,如今垂暮之年更不知何处寻求依靠。
夜晚寂静,我对着江水哭泣,天气寒冷,踏着雪花回家。
时局安宁,或许已无人能理解我的悲苦,说完这些话,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生活困顿的无奈。诗人通过“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一句,勾勒出一个时代动荡、社会变迁的背景,而“少年曾失所”则透露出诗人个人的不幸遭遇和迷茫的心境。“衰暮欲何依”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无着的忧虑。

夜晚的寂静中,诗人在江边哭泣,这种情景常见于古代文人表达悲凉情感的场景。而“天寒踏雪归”则增添了一份艰难和凄凉,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样经历了严冬的考验。

最后两句,“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无奈,以及话语背后的深情和哀伤。泪水湿润了衣襟,是诗人心中积压的情感得以释放的一种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遭遇的描述,表现出一种淡泊寂寞而又充满深情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忆江南.己丑元旦自众兴集起行北上,马上漫成四首·其四

元旦日,风细晓天云。

骡马过时村酒唤,秋千飏处女儿欣。村舍礼彬彬。

(0)

沁园春.为内子题照

眼底惊看,瘦骨支颐,不似渠侬。

记二十年前,镜台初下;卿年三五,我恰相同。

无赖流光,多情烦恼,销尽当时雅淡容。

妆疏懒,为长贫善病,愁隐眉峰。堪悲四壁秋风。

更罗计频怜坐命宫。笑空厨无火,庭槐自扫;

齑盐不给,野藿长供。

斗帐酣香,钩帘印月,旧事寻思一瞬中。

卿休苦,有吾曹舌在,未必终穷。

(0)

鹦鹉舌.冬月

碧瓦棱棱霜重,红帘漠漠烟轻。

添得姮娥今夜冷,难言有恨无情。

影里山河缥缈,光中蟾兔分明。

(0)

泥滑刺

泥滑刺,马不前,十步九跌防危颠。

忽然于此忆乘船,囊橐满载蒲帆悬。

设如江上遇石尤,泊岸守候空留连。

安得陆行者每值晴,舟行者风顺便。

又愿四月天晴于育蚕家,雨于莳秧田。

天地之大,人犹有憾焉。

掷笔不复道,停鞭且咏渐车篇。

(0)

寄顾寅初

旧友何人在,高怀顾阿瑛。

风尘容倦客,尊酒见平生。

亲有童孙乐,诗兼道骨清。

草堂江上棹,应识隐居情。

(0)

春日楼望

一碧招魂水涨津,远山浓抹雾如尘。

忽风忽雨春愁客,乍煖乍寒天病人。

芳草远黏孤骑没,绿杨低罩几家贫。

天涯飞絮归何处,不到登楼也怆神。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