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婆罗门引.香橼》
《婆罗门引.香橼》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婆罗门引

晚风千颗,累累才与画檐平。绽来刚趁秋晴。

怪底匀圆如许,青女手搓成。

乍回廊小摘,冷韵旋生。冰瓷翠罂,压叠在、小红檠。

弄影夕阳黄处,檀晕偏明。

空香如雨,最宜人、昨夜恰微酲。何须数、西崦霜橙。

(0)
鉴赏

这首《婆罗门引·香橼》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香橼在晚风中绽放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自然之美。

“晚风千颗,累累才与画檐平。” 开篇以“晚风”、“千颗”、“累累”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香橼果实累累的景象,仿佛它们与画檐齐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运用了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果实的重量和晚风的轻拂。

“绽来刚趁秋晴。” 描述了香橼在秋日晴朗的天气下绽放的情景,强调了时间的适时性和自然界的和谐。这里的“绽来”不仅指果实的成熟,也暗示了生命的绽放与美丽。

“怪底匀圆如许,青女手搓成。” 这一句通过比喻,将香橼果实的匀称圆润比作是“青女”(传说中的冰雪女神)亲手搓成,既赞美了果实的完美形态,又增添了神话色彩,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乍回廊小摘,冷韵旋生。” 描述了人们在回廊上轻轻摘取香橼的情景,以及随之而来的冷韵(可能是指果实的凉爽感觉或摘果时的清冷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冰瓷翠罂,压叠在、小红檠。” 这里使用了“冰瓷”、“翠罂”、“小红檠”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香橼被放置在红色灯檠上的场景,冰瓷的清冷与翠绿的色泽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弄影夕阳黄处,檀晕偏明。” 最后两句描绘了夕阳下香橼的光影效果,以及其与檀木色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这里的“檀晕偏明”可能指的是香橼在夕阳余晖下的特别明亮,或是檀木色与之形成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香橼果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题澹圃

考槃在涧硕人宽,淡泊生涯几岁寒。

老我齑盐同味道,题诗留与此中看。

(0)

章亚卿徐通政奉使交阯还次钱塘会于公馆赋诗赠之三首·其三

圣主弘推一视仁,轺车万里远颁恩。

蛮酋俯伏天威重,命使昂藏国体尊。

摽柱宁劳分地界,乘槎直许到河源。

纤毫不带归时物,为洗千年薏苡冤。

(0)

出京赴谪所

曾将方寸质神明,亦有封章达帝廷。

葵藿素心空自赤,乾坤老眼为谁青。

一身去国风中叶,万里携家水上萍。

最恨君亲俱未报,闲愁博得鬓星星。

(0)

长陵陪祀

路入层峦洞府溟,寝园楼殿昼阴阴。

鼎湖龙去云犹湿,宫树乌啼日又沉。

天地无穷臣子恨,风霆有令鬼神钦。

为郎已窃三朝禄,补报空馀一寸心。

(0)

送许中书给假归觐

凤池晓露湛恩波,潞渚秋风发棹歌。

游子只知归去好,故人无奈别离何。

葵心向日应常赤,蓬鬓欺霜未尽皤。

遥想君亲俱在念,家山虽乐肯蹉跎。

(0)

和钱参政示子诗韵四首·其三

归心何所似,沧海日东之。

念汝逾三载,逢人寄一诗。

层忧填肺腑,多病损容仪。

始信黄金尽,能令壮士悲。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