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名氏青县察院留题诗》
《无名氏青县察院留题诗》全文
清 / 崔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县古当衢路,行台枕碧流。

蝉声喧树里,帆影度墙头。

疆场传多事,桑麻报有秋。

忧愁惟尽瘁,风雨入沧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青县察院周围的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首联“县古当衢路,行台枕碧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察院所处的位置,古老的县城位于繁忙的道路旁,而行台则紧邻清澈的水流,营造了一种既古老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接着,“蝉声喧树里,帆影度墙头”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夏日的热闹与动态之美。蝉鸣在树丛中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而远处的帆船在墙头缓缓移动,象征着远方的来客或是归人,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疆场传多事,桑麻报有秋”则转向对社会生活的描述,暗示了边疆的安宁与农事的丰收,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稳定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关切之情。

最后,“忧愁惟尽瘁,风雨入沧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面对忧愁时,他选择的是全心投入,不辞辛劳地为国家和人民付出。风雨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而“入沧州”则可能寓意着诗人希望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找到心灵的平静与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崔旭

崔旭
朝代:清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津门百咏》、《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猜你喜欢

游罗汉寺

步出城东门,褰裳涉西澨。

幽寻穷四郊,日入未遑已。

逍遥远尘踪,夕憩空门里。

阴阶转长廊,金碧炫晴绮。

园池清且深,水竹澹如洗。

追念畴昔欢,岂谓重来此。

春日忽载阳,百物含芳卉。

好鸟向我鸣,高僧见人起。

閒云石上生,天花覆瑶几。

信宿方告还,行行讵能止。

(0)

客中见新雁

西风初别塞垣秋,迢递分飞楚水头。

客里心惊那忍见,故园兄弟更关愁。

(0)

送道士赴阙试经

仙游何必怅离心,楚水吴山鹤上吟。

更想清晨诵经处,蓬莱宫殿五云深。

(0)

折荼蘼

手挽长条刺拂衣,淡黄疏白共芳菲。

五陵年少无拘系,落尽残香未肯归。

(0)

梅江旅夕

澄江如练绕枫林,仙峤横江带夕阴。

秋满山城飞一雁,门临潮水抵千金。

白云几处怀亲梦,黄叶他乡在客心。

无那愁肠偏爱酒,戍楼寒鼓又霜砧。

(0)

暮秋登冶城平远台

山压无诸野,台芳半夕晖。

连天孤树远,沧海片鸿飞。

绀苑皆黄落,琳宫尽翠微。

回看南陌上,四牡正騑騑。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