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犹可恕,再犯岂能容。
贬向无生国,千圣不知踪。
杀人犹可恕,再犯岂能容。
贬向无生国,千圣不知踪。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原妙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六首。诗的内容简洁有力,表达了对严重罪行的态度和对后果的警示。"杀人犹可恕,再犯岂能容"这两句,意思是即使杀人这样的重罪尚且可以考虑宽恕,但如果一个人一而再地犯错,怎能再给予宽容?"贬向无生国,千圣不知踪"则进一步强调,如果将人贬至一个没有生机、圣贤都不知其去向的地方,暗示了严重的惩罚和孤独的境遇,表明对于反复犯错者的决绝态度。
整体来看,此诗以强烈的道德立场和鲜明的警示性,体现了佛教中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以及对个体行为严重性的深刻认识。
额额婺城,十里其周。昔圮今崇,伊谁云谋。
谋夫虽多,材则匪优。宪司有命,总于叶侯。
侯来自括,其政有捷。乃颁役要,乃定土法。
乃稽民籍,第其乙甲。庶民毕来,遐迩爰发。
取土于隍,取石于冈。筑之登登,鼛鼓载扬。
侯来戾止,督我巡功。载劬厥躬,食息靡遑。
自春徂秋,为日凡百。功以告成,不缓不亟。
雉堞云连,楼橹山植。既壮既严,势乃雒雒。
方役之兴,民讹孔腾。侯曰尔民,尔毋卒争。
凡今之为,图尔于宁。尔宁尔居,其溃于成。
城既成矣,民则具喜。我有室家,我有父子。
昔危莫保,今获攸止。匪侯我恩,畴克臻此。
维古有言,民心靡坚。可与乐成,虑始则难。
维侯不疑,事以卒完。维侯不欺,民以卒安。
至坚者金,不朽者石。金石可毁,孰载侯绩。
维侯之绩,有永无斁。作此颂诗,用播乡国。
《婺州新城诗》【元·王祎】额额婺城,十里其周。昔圮今崇,伊谁云谋。谋夫虽多,材则匪优。宪司有命,总于叶侯。侯来自括,其政有捷。乃颁役要,乃定土法。乃稽民籍,第其乙甲。庶民毕来,遐迩爰发。取土于隍,取石于冈。筑之登登,鼛鼓载扬。侯来戾止,督我巡功。载劬厥躬,食息靡遑。自春徂秋,为日凡百。功以告成,不缓不亟。雉堞云连,楼橹山植。既壮既严,势乃雒雒。方役之兴,民讹孔腾。侯曰尔民,尔毋卒争。凡今之为,图尔于宁。尔宁尔居,其溃于成。城既成矣,民则具喜。我有室家,我有父子。昔危莫保,今获攸止。匪侯我恩,畴克臻此。维古有言,民心靡坚。可与乐成,虑始则难。维侯不疑,事以卒完。维侯不欺,民以卒安。至坚者金,不朽者石。金石可毁,孰载侯绩。维侯之绩,有永无斁。作此颂诗,用播乡国。
https://shici.929r.com/shici/2IBC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