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胥尊师》
《赠胥尊师》全文
唐 / 熊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绿发童颜羽服轻,天台王屋几经行。

云程去速因风起,酒债还迟待药成。

房闭十洲烟浪阔,箓开三洞鬼神惊。

他年华表重归日,却恐桑田已变更。

(0)
翻译
年轻的绿发少年,身着轻盈羽衣,多次游历过天台和王屋山。
他的旅程如云般迅速,借助风力而起,偿还酒债则需等到炼制药材完成。
关闭的仙府中烟雾浩渺,如同十洲仙境广阔无垠,打开秘籍则令三界鬼神震惊。
将来有一天他返回人世,恐怕人间已物换星移,桑田沧海已非昔日景象。
注释
绿发:形容年轻且头发乌黑。
天台:古代名山,与王屋山并称道教圣地。
云程:形容旅程遥远,如在云端。
酒债:比喻未了的债务或责任。
箓:古代道教符录,象征神秘力量。
三洞:道教指上清、玉清、太清三洞天,象征神仙居住之地。
华表:古时用于标记道路或宫殿的石柱,象征回归。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绿发童颜羽服轻,天台王屋几经行”两句,勾勒出一位长着翠绿头发、面貌如同儿童般纯净、身穿轻盈羽衣的道士形象,这位道士频繁地在天台山上的仙宫中修炼。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熟悉,也表现出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云程去速因风起,酒债还迟待药成”两句,则描写了道士行走在云间的速度加快是因为风的帮助,而他对于酒债的偿还却显得拖延,因为他正在等待药物的煎制完成。这既反映出道士生活中的某种矛盾,也表现出了对道教炼丹术和养生之道的关注。

“房闭十洲烟浪阔,箓开三洞鬼神惊”两句,描述了道士在闭门修炼时,所居住的房子与世隔绝,就连十洲之间的烟水也显得辽阔;而当他打开仙箓(一种记录道教秘籍的竹简)时,三洞(即道教中的玉清、上清、太清)之精灵都会为之震惊。这两句强调了道士修炼的深邃和对神秘力量的掌握。

最后,“他年华表重归日,却恐桑田已变更”两句,则流露出一种对于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的忧虑。诗人担心自己年华如同桑田(比喻时间的流逝),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改变。这表现出了道士对于永恒与变化之间矛盾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仙风道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熊皦
朝代:唐

熊皦(一作皎)九华山人,因系九华山(在今安徽青阳县)人,故号九华山人。
猜你喜欢

宫词·其十四

帝诰皇坟味有馀,万几无暇旋生疏。

终须别置三千女,分记金华殿里书。

(0)

罗唝曲

玉井荷花碧,中藏偶意深。

绿房千万菂,多少可怜心。

(0)

句·其三

时向玉堂寻旧迹,八花砖上日空长。

(0)

缘识·其六十

全无体段弟一弱,十指乖张时更错。

五音不辨信手弹,薄会人前言自乐。

弦不调,手不洗,更兼指下无道理。

吟为失度故不知,把手空摇说宫徵。

合弹慢处却弹急,愚蒙堪笑情兀兀。

修持严洁甚难哉,冈知潇洒心中出。

容易抚之何草草,颠来倒去直至老。

又耻人教却生嗔,虚度时光犹言好。

不聪人岂解,指法故然无。拙见闲声律,终朝自娱。

尘埃琴不饰,日月岁萧疏。

慢共知音说,能弹好破除。

(0)

缘识·其五十九

至道非凡要审知,当仁不必用迟疑。

修行忽若无灵应,还信神仙白昼飞。

(0)

赐苏易简·其二

运偶昌时远更深,果然谷在我中心。

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举措乐时周礼法,思贤教古善规箴。

少年学士文明世,一守贤毫数万寻。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