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其十一》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其十一》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莫问关门意,从来寡往还。

道应归淡泊,身合在空闲。

四面苔围绿,孤窗雨洒斑。

梦寻何处去,秋色水边山。

(0)
注释
莫问:不要询问。
关门:指隐居或不与外界交往的生活状态。
意:心意、想法。
从来:自始至终。
寡往还:很少与人交往。
道:人生的道路或生活的方式。
应:应该。
归淡泊:回归到恬静淡泊的状态。
身合:身体应该。
在空闲:保持空闲放松的状态。
四面:周围。
苔围:被苔藓包围。
绿:绿色,这里形容自然的生机。
孤窗:孤独的窗户,暗示独处的环境。
雨洒斑:雨点洒落留下斑驳的痕迹。
梦寻:在梦中寻找。
何处去:哪里是前行的方向。
秋色:秋天的景色。
水边山:水畔的山峦,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翻译
不要问起关门的心意,一直以来很少与人来往。
道路应当归于淡泊宁静,身体理应处于空闲之中。
四周被青苔环绕着绿色,孤独的窗户上雨点洒落留下斑痕。
梦中寻找何处是归途,秋色中水边的山峦引人入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诗名为《渚宫莫问诗·其十一》,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莫问关门意,从来寡往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关门指的是官场或是权力中心,而“寡往还”则意味着罕有来往,强调了诗人的淡泊名利,不愿涉足其中。

“道应归淡泊,身合在空闲。”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的生活状态,“道应归淡泊”表明诗人认为应该回归到清静无为的本真,而“身合在空闲”则是说诗人的身体和心灵都融入到了宁静闲适的环境中。

“四面苔围绿,孤窗雨洒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的情境,“四面苔围绿”形象地表达了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而“孤窗雨洒斑”则捕捉到了雨滴落在窗棂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愁的情绪。

“梦寻何处去,秋色水边山。”最后两句诗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梦寻何处去”表达了诗人心中对于某种记忆或理想的追求,而“秋色水边山”则是这种追寻在现实中的投影,秋天的景色、水边和山峦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送李伯起归河南

江雨淡霏霏,解维送君去。

寒波荡人影,好丑犹可茹。

铁面虽少癯,铁心无改虑。

鬼神事窥阚,固己谋默助。

我欲劝加餐,持赠桄榔箸。

(0)

晚宿石螺滩

轻桡泛清壑,晚泊此溪曲。

倚棹试徘徊,悠然忘拘束。

微烟蔼林外,惨澹见脩竹。

寂寂深巷纡,森森芳园簇。

树杪花落多,随风点茅屋。

言翁勿轻扫,留我还来宿。

(0)

谢平川耆民钟尚义寄鲊·其三

芼以辛姜添美味,沃之苦酒吐奇光。

冰盘碎切飞霞片,采石樽深入醉乡。

(0)

题太常寺丞吕仲善寄弟仲铉双雁图

黄芦叶飐晚风轻,何事离群独自鸣。

云阔天高行已断,江湖遥忆弟兄情。

(0)

三月一日夜梦归家

十年宦寓在天涯,此夜渐渐梦到家。

形幻春风轻柳絮,神清寒雪瘦梅花。

归心未逐河边棹,旅思频惊塞上笳。

依旧黄山千丈月,蘧蘧飞蝶误南华。

(0)

徐孺子亭

高士亭今废,遗基俯碧流。

声名著东汉,人物重南州。

友致生刍奠,宾延下榻留。

平生惟食力,禄仕岂曾谋。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