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乃兮江湘,缭兮绕兮衡之阳。
龙衣兮黼裳,帝何之兮陟方,我不见兮搅我心肠。
欸乃兮苍梧,杳兮渺兮远隔重湖。
龙驾兮鸾车,帝何之兮升遐,我不见兮泣涕涟如。
云梦兮漪沦,款兮乃兮岣嵝峋。
青天兮白云,帝何之兮上宾,我不见兮戚此下民。
欸乃兮江湘,缭兮绕兮衡之阳。
龙衣兮黼裳,帝何之兮陟方,我不见兮搅我心肠。
欸乃兮苍梧,杳兮渺兮远隔重湖。
龙驾兮鸾车,帝何之兮升遐,我不见兮泣涕涟如。
云梦兮漪沦,款兮乃兮岣嵝峋。
青天兮白云,帝何之兮上宾,我不见兮戚此下民。
这首《欸乃歌》是宋代诗人薛季宣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帝王离去的哀思与怀念。
首句“欸乃兮江湘,缭兮绕兮衡之阳”,以“欸乃”声起笔,仿佛是江水在湘地的轻吟,随后“缭”、“绕”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环绕衡山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悠长而缠绵的氛围。接着,“龙衣兮黼裳,帝何之兮陟方,我不见兮搅我心肠。”诗人以“龙衣”、“黼裳”形容帝王的华贵服饰,表达了对帝王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帝何之兮陟方”则暗示帝王将前往遥远的地方,而“我不见兮搅我心肠”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接下来,“欸乃兮苍梧,杳兮渺兮远隔重湖。”苍梧之地,遥不可及,重湖之间,相隔万里,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悲凉感。“龙驾兮鸾车,帝何之兮升遐,我不见兮泣涕涟如。”帝王乘坐着龙驾鸾车,飞升而去,诗人却只能独自哭泣,泪水如泉涌,表达了深深的哀痛与不舍。
最后,“云梦兮漪沦,款兮乃兮岣嵝峋。青天兮白云,帝何之兮上宾,我不见兮戚此下民。”诗人将思绪延伸至云梦泽,想象着帝王与白云共舞,成为天上的宾客,而自己只能为下民哀伤。这一段不仅表达了对帝王的敬仰与怀念,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帝王离去的哀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